羧肽酶原英文解釋翻譯、羧肽酶原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procarboxypeptidase
分詞翻譯:
羧肽酶的英語翻譯:
【化】 carboxypeptidase
【醫】 carboxy-peptidase; carboxypeptidase
原的英語翻譯:
former; original
【化】 ortho-
【醫】 arch-; arche-; ortho-; pro-; prot-; proto-
專業解析
羧肽酶原(英文:Procarboxypeptidase)是羧肽酶的無活性前體形式,屬于酶原(Zymogen)的一種。在生物體内,特别是在胰腺中,許多消化酶最初以酶原形式合成和儲存,以防止其過早激活而對自身組織造成損傷。羧肽酶原被分泌到十二指腸後,經胰蛋白酶或胰凝乳蛋白酶特異性切割激活,轉化為具有催化活性的羧肽酶。
1. 術語構成與定義
- 羧 (Suō - Carboxy): 指羧基(-COOH),是羧肽酶作用的關鍵化學基團。該酶作用于蛋白質或多肽鍊的羧基末端(C-末端)。
- 肽 (Tài - Peptide): 指肽鍵連接的氨基酸鍊,即蛋白質的水解産物。
- 酶 (Méi - Enzyme): 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質。
- 原 (Yuán - Pro- / -ogen): 表示無活性的前體形式。
- 定義: 羧肽酶原是由胰腺腺泡細胞合成并分泌的無活性蛋白質前體,在腸道中被激活後成為羧肽酶,負責從蛋白質或多肽鍊的羧基末端(C-末端)逐一水解掉氨基酸殘基,是蛋白質消化過程中的關鍵外肽酶之一。其英文對應詞為Procarboxypeptidase。
2. 生物化學特性與激活機制
- 合成與分泌: 羧肽酶原主要在胰腺腺泡細胞内合成,作為胰液成分之一分泌進入十二指腸。
- 激活過程: 在十二指腸中,腸激酶首先激活胰蛋白酶原成為胰蛋白酶。活化的胰蛋白酶隨後催化羧肽酶原的肽鍵斷裂,移除其N-末端的一段抑制性肽段(激活肽),使其空間構象發生改變,暴露出活性中心,從而形成具有催化活性的羧肽酶(Carboxypeptidase)。這個過程是級聯激活的一部分。
- 類型: 根據底物特異性,激活後的羧肽酶主要分為兩類:
- 羧肽酶A (Carboxypeptidase A): 傾向于水解帶有芳香族或大脂肪族側鍊(如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亮氨酸、異亮氨酸、缬氨酸、甲硫氨酸)的C-末端氨基酸。
- 羧肽酶B (Carboxypeptidase B): 傾向于水解帶有堿性側鍊(如精氨酸、賴氨酸)的C-末端氨基酸。
3. 生理功能
- 蛋白質消化: 激活後的羧肽酶(A和B)是消化蛋白質的關鍵酶。它們作用于經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等内肽酶初步水解産生的肽鍊片段,從這些片段的C-末端逐個切下氨基酸。這種外肽酶的作用對于将蛋白質徹底分解為可被小腸上皮細胞吸收的遊離氨基酸至關重要。
- 協同作用: 羧肽酶與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等内肽酶協同工作,共同完成對膳食蛋白質的完全水解。
4. 醫學意義
- 胰腺炎診斷标志物: 在急性胰腺炎等胰腺疾病中,胰腺組織受損可能導緻包括羧肽酶原在内的胰酶原過早激活或洩漏入血。因此,檢測血清或尿液中的羧肽酶原(或其激活肽)水平可作為診斷和評估急性胰腺炎嚴重程度的輔助生物标志物之一。例如,羧肽酶原激活肽(Carboxypeptidase B Activation Peptide, CAPAP)的檢測有一定應用價值。
- 酶原激活調控的重要性: 羧肽酶原的合成、儲存和適時激活機制是機體防止自身消化的關鍵保護措施。其激活過程的異常可能與胰腺疾病的發生有關。
參考來源:
-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第9版), 查錫良, 藥立波 主編, 人民衛生出版社。 該教材詳細闡述了酶原激活的概念、機制以及包括羧肽酶原在内的各種消化酶原的特點和功能。
- 《Harper's Illustrated Biochemistry》(31st Edition), Victor W. Rodwell, David Bender, Kathleen M. Botham, Peter J. Kennelly, P. Anthony Weil. McGraw Hill. 這本權威生物化學教科書對消化酶、酶原(包括羧肽酶原)的激活、分類和功能有經典描述。
- 《酶學》(Enzymology), 周海夢 等譯, 科學出版社。 對酶的催化機制、分類(包括羧肽酶)有深入探讨。
- 《胰腺病學》(Pancreatology)期刊相關研究論文。 該領域專業期刊發表的研究論文探讨了羧肽酶原及其激活肽在胰腺炎等疾病中的診斷價值(例如:應用關鍵詞 "procarboxypeptidase", "carboxypeptidase activation peptide", "biomarker", "acute pancreatitis" 檢索)。
網絡擴展解釋
羧肽酶原(procarboxypeptidase)是羧肽酶的無活性前體形式,需經特定酶激活後才能發揮生理功能。以下從多個角度綜合解釋該概念:
一、基本定義與存在形式
羧肽酶原屬于酶原類物質,主要存在于哺乳動物胰髒等組織中。其通過酶解激活後轉化為活性羧肽酶,這一機制可避免酶在合成階段對自身組織造成損傷。
二、激活過程
以牛羧肽酶原為例,其激活需依賴牛羧肽酶原酶的催化作用。類似機制也存在于其他消化酶系統中,例如胰蛋白酶可激活多種酶原(如糜蛋白酶原、磷脂酶原等),形成級聯激活效應。
三、羧肽酶的功能特性
激活後的羧肽酶屬于肽鍊外切酶,專一性水解蛋白質或多肽鍊C末端的氨基酸:
- 羧肽酶A:作用于芳香族(酪氨酸、苯丙氨酸)和中性脂肪族氨基酸(如丙氨酸)的C端,但不能水解賴氨酸(Lys)、精氨酸(Arg)或脯氨酸(Pro)
- 羧肽酶B:特異性切割堿性氨基酸(Lys/Arg)的C端
- 羧肽酶C/Y:對含有脯氨酸的特殊肽鍵具有水解能力
四、生理意義
- 消化功能:在消化道中降解蛋白質為可吸收的氨基酸
- 生物調控:參與神經肽和激素的加工過程,例如通過選擇性切割調控活性肽的形成
- 自我保護機制:以酶原形式儲存可防止細胞自溶,确保酶活性在特定部位釋放
五、分類依據
根據催化機制可分為:
- 金屬羧肽酶(如CPA/CPB):依賴鋅離子催化
- 絲氨酸/半胱氨酸羧肽酶:通過活性位點的絲氨酸或半胱氨酸殘基作用
如需進一步了解羧肽酶的結構特征或具體激活路徑,可查閱生物化學教材中關于酶原激活機制的章節。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半月回苯基鍊烷醇垂直解像力出售貨物單電影明星定性定制程式二包二叉的分級配置分開鍵盤鍵入負離子感應電震高分子絕緣材料焓濃圖狠壺腹狀的胫骨内翻控制聯想老年牙醫學連結回卵袋免疫蛋白錢伯倫氏産鉗全局常量容易化如膠似漆篩子識别裝置推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