羧肽酶原英文解释翻译、羧肽酶原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procarboxypeptidase
分词翻译:
羧肽酶的英语翻译:
【化】 carboxypeptidase
【医】 carboxy-peptidase; carboxypeptidase
原的英语翻译:
former; original
【化】 ortho-
【医】 arch-; arche-; ortho-; pro-; prot-; proto-
专业解析
羧肽酶原(英文:Procarboxypeptidase)是羧肽酶的无活性前体形式,属于酶原(Zymogen)的一种。在生物体内,特别是在胰腺中,许多消化酶最初以酶原形式合成和储存,以防止其过早激活而对自身组织造成损伤。羧肽酶原被分泌到十二指肠后,经胰蛋白酶或胰凝乳蛋白酶特异性切割激活,转化为具有催化活性的羧肽酶。
1. 术语构成与定义
- 羧 (Suō - Carboxy): 指羧基(-COOH),是羧肽酶作用的关键化学基团。该酶作用于蛋白质或多肽链的羧基末端(C-末端)。
- 肽 (Tài - Peptide): 指肽键连接的氨基酸链,即蛋白质的水解产物。
- 酶 (Méi - Enzyme): 具有催化功能的蛋白质。
- 原 (Yuán - Pro- / -ogen): 表示无活性的前体形式。
- 定义: 羧肽酶原是由胰腺腺泡细胞合成并分泌的无活性蛋白质前体,在肠道中被激活后成为羧肽酶,负责从蛋白质或多肽链的羧基末端(C-末端)逐一水解掉氨基酸残基,是蛋白质消化过程中的关键外肽酶之一。其英文对应词为Procarboxypeptidase。
2. 生物化学特性与激活机制
- 合成与分泌: 羧肽酶原主要在胰腺腺泡细胞内合成,作为胰液成分之一分泌进入十二指肠。
- 激活过程: 在十二指肠中,肠激酶首先激活胰蛋白酶原成为胰蛋白酶。活化的胰蛋白酶随后催化羧肽酶原的肽键断裂,移除其N-末端的一段抑制性肽段(激活肽),使其空间构象发生改变,暴露出活性中心,从而形成具有催化活性的羧肽酶(Carboxypeptidase)。这个过程是级联激活的一部分。
- 类型: 根据底物特异性,激活后的羧肽酶主要分为两类:
- 羧肽酶A (Carboxypeptidase A): 倾向于水解带有芳香族或大脂肪族侧链(如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甲硫氨酸)的C-末端氨基酸。
- 羧肽酶B (Carboxypeptidase B): 倾向于水解带有碱性侧链(如精氨酸、赖氨酸)的C-末端氨基酸。
3. 生理功能
- 蛋白质消化: 激活后的羧肽酶(A和B)是消化蛋白质的关键酶。它们作用于经胃蛋白酶、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等内肽酶初步水解产生的肽链片段,从这些片段的C-末端逐个切下氨基酸。这种外肽酶的作用对于将蛋白质彻底分解为可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的游离氨基酸至关重要。
- 协同作用: 羧肽酶与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等内肽酶协同工作,共同完成对膳食蛋白质的完全水解。
4. 医学意义
- 胰腺炎诊断标志物: 在急性胰腺炎等胰腺疾病中,胰腺组织受损可能导致包括羧肽酶原在内的胰酶原过早激活或泄漏入血。因此,检测血清或尿液中的羧肽酶原(或其激活肽)水平可作为诊断和评估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的辅助生物标志物之一。例如,羧肽酶原激活肽(Carboxypeptidase B Activation Peptide, CAPAP)的检测有一定应用价值。
- 酶原激活调控的重要性: 羧肽酶原的合成、储存和适时激活机制是机体防止自身消化的关键保护措施。其激活过程的异常可能与胰腺疾病的发生有关。
参考来源: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第9版), 查锡良, 药立波 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该教材详细阐述了酶原激活的概念、机制以及包括羧肽酶原在内的各种消化酶原的特点和功能。
- 《Harper's Illustrated Biochemistry》(31st Edition), Victor W. Rodwell, David Bender, Kathleen M. Botham, Peter J. Kennelly, P. Anthony Weil. McGraw Hill. 这本权威生物化学教科书对消化酶、酶原(包括羧肽酶原)的激活、分类和功能有经典描述。
- 《酶学》(Enzymology), 周海梦 等译, 科学出版社。 对酶的催化机制、分类(包括羧肽酶)有深入探讨。
- 《胰腺病学》(Pancreatology)期刊相关研究论文。 该领域专业期刊发表的研究论文探讨了羧肽酶原及其激活肽在胰腺炎等疾病中的诊断价值(例如:应用关键词 "procarboxypeptidase", "carboxypeptidase activation peptide", "biomarker", "acute pancreatitis" 检索)。
网络扩展解释
羧肽酶原(procarboxypeptidase)是羧肽酶的无活性前体形式,需经特定酶激活后才能发挥生理功能。以下从多个角度综合解释该概念:
一、基本定义与存在形式
羧肽酶原属于酶原类物质,主要存在于哺乳动物胰脏等组织中。其通过酶解激活后转化为活性羧肽酶,这一机制可避免酶在合成阶段对自身组织造成损伤。
二、激活过程
以牛羧肽酶原为例,其激活需依赖牛羧肽酶原酶的催化作用。类似机制也存在于其他消化酶系统中,例如胰蛋白酶可激活多种酶原(如糜蛋白酶原、磷脂酶原等),形成级联激活效应。
三、羧肽酶的功能特性
激活后的羧肽酶属于肽链外切酶,专一性水解蛋白质或多肽链C末端的氨基酸:
- 羧肽酶A:作用于芳香族(酪氨酸、苯丙氨酸)和中性脂肪族氨基酸(如丙氨酸)的C端,但不能水解赖氨酸(Lys)、精氨酸(Arg)或脯氨酸(Pro)
- 羧肽酶B:特异性切割碱性氨基酸(Lys/Arg)的C端
- 羧肽酶C/Y:对含有脯氨酸的特殊肽键具有水解能力
四、生理意义
- 消化功能:在消化道中降解蛋白质为可吸收的氨基酸
- 生物调控:参与神经肽和激素的加工过程,例如通过选择性切割调控活性肽的形成
- 自我保护机制:以酶原形式储存可防止细胞自溶,确保酶活性在特定部位释放
五、分类依据
根据催化机制可分为:
- 金属羧肽酶(如CPA/CPB):依赖锌离子催化
- 丝氨酸/半胱氨酸羧肽酶:通过活性位点的丝氨酸或半胱氨酸残基作用
如需进一步了解羧肽酶的结构特征或具体激活路径,可查阅生物化学教材中关于酶原激活机制的章节。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胺苯环己乙酯薄烤饼不当延误不友善的电路孔度电平转换地方公路税二尖瓣漏斗共同路由选择共享链接段横向配类核对紧急追捕浸滤剂进入时间抗原性钌Ru立方格系笼式磨机卤代苯平台硬件七叶酚上颌寄生胎的时价失效提单拾音管四羟基硬脂酸特-黑二氏公式替可克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