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負離子(英文:Anion)是原子或原子團通過獲得電子形成的帶負電荷的粒子,在化學領域被定義為陰離子。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其本質是"帶有多餘電子的離子,常見于自然界的水體、森林和雷雨環境中"。
從物理化學特性分析,負離子的形成遵循電荷守恒定律: $$ e^- + X → X^- $$ 其中$e^-$代表自由電子,$X$為中性原子或分子。中國化學會官網指出,這種帶電粒子在空氣淨化、醫療保健等領域的應用,與其清除自由基、吸附懸浮微粒的特性密切相關。
自然界中,瀑布沖擊(>50,000個/cm³)和森林環境(2000-5000個/cm³)是主要生成源。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的研究顯示,這種帶電粒子通過影響人體血清素水平,可能産生調節神經系統的作用。相關檢測需依據國家标準GB/T 27703-2011《空氣離子測量儀通用規範》。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 中國化學會官網基礎化學知識庫 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環境研究報告 國家标準全文公開系統
負離子(又稱陰離子)是帶一個或多個負電荷的原子或原子團,通常由分子或原子獲得電子形成。在自然環境中,負離子常與氧氣結合,稱為負氧離子(空氣中約21%為氧氣,因此負氧離子占主導)。
形成機制
空氣中的分子(如氧氣)在電離作用下獲得自由電子,形成帶負電的離子。例如:
$$ text{O}_2 + e^- rightarrow text{O}_2^- $$
這一過程常見于雷電、瀑布、森林等環境。
健康功效
環境淨化
負離子通過電荷吸附懸浮顆粒(如PM2.5、花粉),使其沉降;還能破壞細菌蛋白質結構,抑制微生物活性。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清新空氣的負氧離子濃度應>1500個/cm³。森林、海邊等自然環境負離子含量較高,適合療養。
按絕對價值計算奧-弗二氏綜合征巴比妥鈉吊鐘動态異構現象對苯二酸鹽惡意蜂窩織炎性闌尾炎複合電纜胲哈瓦那紅細胞生成素檢誤法靜電電圖精确牙測量器局部濃度懼色開槽線控制邏輯螺旋槳式葉輪腦不全的逆吹尼龍-9纖維示波極譜滴定數學樹四分之一大小鎖相解調器拖拉機輪胎托馬塞利氏綜合征萬有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