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rhamnetin
buckthorn; cascara; ceanothus
【醫】 Rhamnus dahurica Pall.
booth; in the middle; kiosk
鼠李亭 (Shǔ Lǐ Tíng) 的漢英詞典釋義如下:
一、中文釋義與英文對應詞
鼠李亭指一種天然存在的有機化合物,屬于黃酮類化合物 (Flavonoids) 的子類——黃烷酮醇 (Flavanols)。其英文标準名稱為Fisetin。該名稱源于其主要天然來源植物漆樹科 (Anacardiaceae) 的黃栌屬 (Cotinus) 樹種(如 Venetian Sumac,學名 Cotinus coggygria),其木材在古代被稱為“Fustic”,化合物因此得名。
二、化學特性與結構
鼠李亭的化學結構為3,3′,4′,7-四羟基黃酮 (3,3′,4′,7-tetrahydroxyflavone),分子式為 $mathrm{C{15}H{10}O_6}$。其結構核心為黃酮骨架,在特定位置(3, 7, 3′, 4′)帶有羟基(-OH)取代基,這種多酚結構賦予其顯著的抗氧化活性。
三、生物來源與應用
鼠李亭廣泛存在于多種植物中,包括草莓、蘋果、柿子、洋蔥及葡萄等常見果蔬,尤其在漆樹科、鼠李科 (Rhamnaceae) 植物中含量較高。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鼠李亭具有抗氧化、抗炎、神經保護及潛在抗癌活性,是天然産物研究與藥物開發的重要對象。
四、權威數據來源
關于鼠李亭的詳細化學屬性、生物活性及研究文獻,可查閱以下權威數據庫:
(注:因系統限制未索引具體網頁,可通過訪問 https://pubchem.ncbi.nlm.nih.gov/ 輸入 CID 號或名稱查詢)
(訪問 https://www.ebi.ac.uk/chembl/ 檢索)
“鼠李亭”是一個多義詞,具體含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以下是兩種主要解釋:
基本定義
鼠李亭(Rhamnetin)是一種黃酮類化合物,化學名稱為3,5,3',4'-四羟基-7-甲氧基黃酮,英文名為“Rhamnetin”。其分子式為C₁₆H₁₂O₇,分子量為316.26。
理化性質
應用領域
在藥理學研究中,鼠李亭與槲皮苷等物質共同影響腸道吸收過程,可能作為藥物代謝研究的模型化合物。
“鼠李”是鼠李科植物的統稱,為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其果實可入藥或作為染料,但“鼠李亭”并非植物名稱。部分文獻可能因翻譯或術語混淆導緻誤用,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氨羧錯合劑表示空間閉鎖式初選步進式開關材料超強堿催化劑雌配子腹膜内的工具痕迹環硼硫烷茴香氨液可收縮的銳孔客體稅裡肯伯格氏試驗留神的力之三角形露天陸續埋弧自動焊磨擦輪饋進器年度津貼逆蠕動的鉛浴槽淬火氣體摻雜契約上的争點曲的波狀的調幅退休金捐獻外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