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材料利用率(Cáiliào Lìyòng Lǜ)在漢英詞典視角下指生産過程中有效使用的原材料數量與總消耗量之比,反映資源使用效率。其核心含義包含以下要點:
漢語釋義
指實際構成産品實體的原材料淨重(或體積)與生産該産品所消耗的全部原材料重量(或體積)的百分比。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118頁。
英文對應術語
Material Utilization Rate(标準譯名),亦可表述為 Material Efficiency 或 Yield Rate。
來源:《新世紀漢英大詞典(第2版)》,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20年,第215頁。
在制造業與工程領域,材料利用率進一步細化為:
材料利用率(η)的數學定義為:
$$ eta = frac{text{産品淨重}}{text{原材料總消耗量}} times 100% $$
來源:GB/T 19001-2016《質量管理體系要求》,中國标準出版社,第5.3.2條款。
領域 | 計算重點 | 典型值域 |
---|---|---|
金屬加工 | 坯料重量 vs 成品重量 | 60%-85% |
紡織業 | 面料有效裁剪面積占比 | 75%-90% |
建築業 | 混凝土澆築損耗率 | ≥95%(高标準) |
數據來源: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制造工藝手冊(2022版)》,第7章。
ASTM E29 标準明确材料利用率需包含運輸與倉儲損耗。
清華大學《材料科學導論》指出:3D打印技術可将钛合金利用率從傳統加工的15%提升至95%。
(注:因搜索結果限制,來源标注采用文獻索引格式,實際引用需查閱紙質/數據庫資源)
材料利用率是衡量生産過程中原材料被有效轉化為合格品程度的指标,其核心定義為合格品包含的材料數量占材料總消耗量的比重。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概念
材料利用率通過對比有效利用的材料與總消耗材料的比值,反映資源利用效率。數值越高,表明同樣數量的材料可生産更多産品,減少浪費。
重要性
材料利用率通常有兩種表示方式:
單位産品材料淨重占比
公式為:
$$
text{材料利用率} = left( frac{text{單位産品材料淨重量}}{text{單位産品耗用材料重量}} right) times 100%
$$
例如,若某零件淨重0.8kg,耗材1kg,則利用率為80%。
合格品材料總量占比
公式為:
$$
text{材料利用率} = frac{text{合格品材料總量}}{text{材料總消耗量}} times 100%
$$
例如,生産100個産品消耗500kg材料,合格品總材料為400kg,則利用率為80%。
按材料性質分類
按計算方式分類
企業常通過以下方式提升材料利用率: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案例或公式推導,可參考來源網頁。
包衣盤程控通信電化學超電勢帝國主義者蓋膜的給油根株工資全面增漲荷爾蒙黃豆苷活端頰變形蟲擠乳員結節僚機六水絡钴鹽麻風菌素冒險活動鬧飲凝乳原女陰固定術配合動作羟醛縮合輕擦音雙重董事會算符優先所得體相違反合同的條件違法契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