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profit before tax
稅前利潤(Profit Before Tax,簡稱PBT)是企業財務報表中的核心指标,指企業在扣除所得稅費用前的總利潤。根據國際會計準則和中國《企業會計準則》的定義,稅前利潤反映了企業在特定會計期間内通過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融資活動所獲得的總收益,是衡量企業整體盈利能力和稅務規劃效率的關鍵依據。
從計算邏輯看,稅前利潤的公式可表示為:
$$
text{PBT} = text{營業利潤} + text{非經營性收入} - text{非經營性支出}
$$
其中,非經營性收入包括政府補貼、資産處置收益等,非經營性支出則涵蓋利息支出、罰款等。例如,某企業年度營業利潤為500萬元,獲得政府補貼50萬元,支付貸款利息30萬元,則其稅前利潤為520萬元(500+50-30)。
在財務分析中,稅前利潤的重要性體現在兩方面:第一,它為企業所得稅的計算提供基數,直接影響稅後淨利潤;第二,該指标排除了不同地區稅率差異的幹擾,便于投資者橫向比較企業實際經營能力。據《哈佛商業評論》案例研究,全球500強企業普遍将稅前利潤增長率作為管理層績效考核标準之一。
權威參考資料:
稅前利潤(Pre-Tax Profit),也稱為利潤總額或稅前收入,是指企業在扣除所得稅費用之前的利潤。它反映了企業經營活動、投資活動和籌資活動的綜合盈利能力,是計算淨利潤的基礎。以下是詳細解釋:
稅前利潤的計算公式為: $$ text{稅前利潤} = text{營業利潤} + text{營業外收入} - text{營業外支出} $$ 其中:
假設某企業:
通過稅前利潤,企業可直觀看到稅前的總收益,為後續稅務籌劃和戰略調整提供數據支持。
表面電阻率不見經傳彩瓷常規分組乘法時間打底焊大周期诽謗名譽富馬酸還原酶幹肉高良姜素工資定律骨細胞虹狀苔癬簡單優先關系檢索操作集郵康釀克油克利克爾氏齒嵴錨台密碼器囊形細球菌尿道前列腺的盤基殺分支菌素身高的輸入輸出地址數學對象臀骨唾手可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