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surface resistivity
表面電阻率(Surface Resistivity)是材料電學性能的重要參數,指單位面積材料表面抵抗電流流動的能力,其國際單位為歐姆(Ω),常以Ω/sq(歐姆每平方)表示。該指标反映了材料表面對電荷遷移的阻礙程度,數值越高說明材料的絕緣性越強。
在工程應用中,表面電阻率的測量遵循多項國際标準。中國國家标準GB/T 1410-2006《固體絕緣材料體積電阻率和表面電阻率試驗方法》規定了電極配置與測試條件;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ASTM D257-14标準則詳細說明了直流條件下的測試流程。航空航天領域常用該參數評估飛機蒙皮材料的靜電累積風險,電子制造業則用于篩選集成電路封裝材料的抗靜電等級。
研究表明,表面電阻率受材料成分與微觀結構顯著影響。清華大學材料學院2020年的實驗數據顯示,摻雜5%碳納米管的環氧樹脂表面電阻率可從10¹⁴ Ω/sq降至10⁶ Ω/sq。國際電工委員會IEC 60093标準建議測試環境需控制在23±1℃、50±5%RH,以消除溫濕度對測量結果的幹擾。
表面電阻率是描述材料表面導電性能的關鍵參數,其定義和特性可從以下幾個方面詳細闡述:
表面電阻率(Surface Resistivity)表示材料表面阻礙電流流動的能力。具體定義為:平行于材料表面電流方向的電位梯度與單位寬度電流之比,通常用符號ρₛ表示。它反映了材料表面的電荷遷移難易程度,常用于評估絕緣材料、導電塗層或電子元器件的表面電性能。
公式推導
若在材料表面放置兩個長度為L、間距為d的平行電極,表面電阻Rₛ與d成正比,與L成反比,公式為:
$$ R_s = rho_s cdot frac{d}{L} $$
由此可得表面電阻率:
$$ rho_s = R_s cdot frac{L}{d} $$
單位為歐姆(Ω),但實際應用中常以Ω/sq(歐姆每平方)表示,因為其值與正方形電極的尺寸無關。
四探針測試法
通過四根等距探頭測量電壓和電流,公式為:
$$ rho = 2pi a cdot frac{U}{I} $$
其中a為探頭間距,U為電壓,I為電流。
特性 | 表面電阻率 | 體積電阻率 |
---|---|---|
定義 | 材料表面的電阻特性 | 材料單位體積内的電阻特性 |
單位 | Ω 或 Ω/sq | Ω·m(歐姆·米) |
應用場景 | 評估表面絕緣或導電性能 | 評估材料整體絕緣性能 |
通過上述分析可知,表面電阻率是材料表面電性能的重要指标,其測量和計算需結合具體應用場景,并注意環境因素的控制。如需進一步了解測量方法或标準,可參考、4、6等來源的完整内容。
氨苄青黴素包膜肥料剝削關系包租運費苯氧苯紮明撥出專款備付工人退休金彩度副載波振蕩器參引監督程式船身電位純鐵反饋移位寄存器分泌機能異常的剛晶功能地址指令過程語言處理焊接痕含鐵結節接觸式屏幕機能期井式計數管激源絕對極小值寇茨氏視網膜炎厘能母片狀晶體全局分析閃變光度計隨意運動中樞停工費用同位素質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