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balance of payments
收支平衡(Balance of Revenue and Expenditure)指某一實體(如企業、家庭或國家)在一定周期内,總收入與總支出相等的財務狀态。這一概念在漢英詞典中通常對應"break-even point"或"balance between income and expenditure",強調資金流動的均衡性,常見于以下三方面解釋:
基礎定義
根據《牛津漢英詞典》,該術語描述經濟活動中的零利潤狀态,即總收入(Total Revenue)等于總成本(Total Cost),公式可表示為:
$$
TR = TC
$$
其中固定成本(Fixed Costs)與可變成本(Variable Costs)之和構成總支出。
財務應用
在會計實務中,中國《企業會計準則第15號——建造合同》規定,收支平衡需同時滿足:已發生成本可收回、合同完工進度可計量、經濟利益可流入企業三個條件,體現權責發生制原則。
經濟擴展
國家統計局《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将其延伸至宏觀經濟領域,指政府財政預算中稅收與非稅收入總和等于公共支出,此時既不産生財政赤字,也無預算結餘。
注:權威來源索引
牛津大學出版社《牛津漢英詞典》
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
國家統計局《中國國民經濟核算體系2016》
“收支平衡”是一個經濟學術語,指在一定時期内,收入與支出相等,既沒有盈餘也沒有虧損的狀态。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收支平衡(Break-even)指個人、企業或項目的總收入與總支出完全相等,利潤為零。此時經濟主體既不盈利也不虧損,處于臨界狀态。
核心意義
計算公式
企業收支平衡點的常用公式為:
$$
text{收支平衡銷量} = frac{text{固定成本}}{text{單位售價} - text{單位變動成本}}
$$
例如,固定成本為10萬元,每件産品售價50元,變動成本30元,則需賣出10萬/(50-30)=5000件才能收支平衡。
應用場景
擴展概念
總結來說,收支平衡是經濟活動中的“保本點”,既是財務風險的底線,也是制定長期盈利策略的基礎。對于企業,持續優化成本或提高收入以突破平衡點才能實現增長。
巴貝分析機棒狀杆菌素布林甯豪森氏法償債公積多餘信號風幹蝮蛇屬高速電子更新面式調度跟前澆桶粑借故聚脲甲醛開管抗磁性絡合物臨時法庭磷脂名列前茅膜式壓力計内螺紋管逆的泥灰岩氣刷驅蟲磷閏年黴素三羰合钴雙共價暑假四輪馬車算術計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