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mandatory
accept; bear; endure; recieve; stand; suffer
assign; fate; life; order
person; this
在漢英詞典視角下,“受命者”指接受命令、任務、委托或任命的人或實體。其核心含義強調被動接收指令或授權的角色定位。以下是詳細解析:
字義拆解
英文直譯:One who receives orders
專業術語譯法
《英漢大詞典》(陸谷孫主編)
定義“受命者”為“被委以任務的人”,對應英文mandatary,并标注其源于羅馬法中的委托關系(mandatum)。
來源:上海譯文出版社,ISBN 9787544607847
《牛津英漢漢英詞典》(Oxford Chinese Dictionary)
将“受命”譯為 under orders,受命者即person acting under authority,強調服從性。
來源:牛津大學出版社,ISBN 9780199207619
使用場景 | 英文譯法 | 語義側重 |
---|---|---|
法律契約 | Mandatary/Assignee | 委托代理關系(如財産轉讓) |
軍事指令 | Order recipient | 等級制度下的服從執行 |
公司治理 | Appointee | 董事會任命的管理者 |
宗教儀式 | Divine emissary | 神聖性使命(如先知、君主) |
《孟子·離婁上》:
“天子受命于天” → The Son of Heaven receives the mandate from Heaven(James Legge英譯),此處“受命者”即天子,具神權色彩。
來源:《中國經典·孟子》(Legge譯本,1861)
《史記·淮陰侯列傳》:
“臣受命于王” → I have received the king's command(Burton Watson英譯),體現層級服從。
來源:《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哥倫比亞大學出版社)
說明:以上引用來源均為權威出版物,因版權限制無法提供線上鍊接,建議通過圖書館或學術數據庫(如JSTOR、CNKI)查閱原文。術語定義綜合《英漢大詞典》《牛津詞典》及經典漢學英譯文獻,确保學術準确性。
“受命者”指接受命令、任務或使命的人,其含義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基本構成
“受命”意為接受命令或任務(),如《答司馬谏議書》中“受命于人主”即指接受君主指令;“者”表人,組合後指代執行指令的主體。
法律術語延伸
在特定語境下,“受命者”可對應英文“mandatory”,指法律關系中受托執行任務的一方。
曆史背景
古代多指接受君主或天命的臣子,如《史記》中“受命懷王”描述項羽奉楚懷王之命行事。
現代用法
泛指接受任務者,如“臨危受命”指危急時刻承擔職責的人()。
如需進一步了解不同曆史文獻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左傳》《史記》等典籍,或查閱法律術語詞典。
寶物不飽和色成本約束第三代軟件多柱塞泵惡意宣傳複縫術剛健航空外耳炎還擊回吸液結欠金額記名的股份寬帶放大器連續磁化法輪詢程式氯亞鉑酸鈉密封壓力模糊邏輯帕邢系氣動舂軟性擊穿商務參贊處少情症石印石數值穩定性提爾克氏白細胞脫水壬七醇外型異構體晚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