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Food Indigo; indigo carmine
edible
indigotin; thumb blue
【化】 indigo; indigotin
【醫】 indigo; indigo blue; indigotin
食用靛藍(Edible Indigo),在食品領域特指一種被批準用于食品着色的合成色素,其國際通用編號為INS 132 或E132。在漢英詞典語境下,其核心含義可解析為:
定義與化學本質
食用靛藍是靛藍胭脂紅(Indigo Carmine)的俗稱,化學名稱為5,5'-靛藍二磺酸二鈉鹽(Disodium 5,5′-indigodisulfonate)。它是一種水溶性的深藍色合成染料,通過化學合成而非天然提取獲得。其着色力強,色調穩定,廣泛用于食品、藥品和化妝品中。
來源:中國國家标準《GB 1886.348-2021 食品安全國家标準 食品添加劑 靛藍》;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食品添加劑法規。
主要用途與功能
在食品工業中,食用靛藍作為着色劑(Food Colour/Colorant)使用,主要用于賦予食品藍色或與其他色素(如檸檬黃)調配出綠色。常見應用包括:糖果、冰淇淋、糕點裝飾、飲料(如碳酸飲料)、罐頭水果、烘焙制品等。其目的是改善産品外觀,增強消費者吸引力。
來源:聯合國糧農組織/世界衛生組織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評估報告;歐盟食品安全局(EFSA)食品添加劑數據庫。
安全性與法規标準
食用靛藍在中國、歐盟、美國、日本等主要國家和地區均被允許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但對其最大使用量(Maximum Level)有嚴格規定。例如,中國《GB 2760-2014 食品安全國家标準 食品添加劑使用标準》 中明确規定了靛藍在不同食品類别中的限量。JECFA和EFSA等機構評估認為,在規定的使用範圍和限量内,食用靛藍是安全的。常見安全關注點在于其可能引起敏感人群(如哮喘患者)的過敏反應。
來源:中國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CFSA)GB 2760數據庫;EFSA科學意見。
标識與識别
在食品配料表中,食用靛藍通常标示為“靛藍”、“食用靛藍”、“食品藍1”、“INS 132”、“E132” 或“着色劑:132”。消費者可通過這些标識識别其存在。
來源:各國食品标籤法規,如中國《GB 7718-2011 食品安全國家标準 預包裝食品标籤通則》。
食用靛藍(INS 132/E132)是一種人工合成的藍色水溶性食品着色劑,化學本質為靛藍胭脂紅(靛藍二磺酸二鈉鹽)。它被全球主要食品監管機構批準在特定食品類别中使用,并嚴格限量,主要功能是為食品提供藍色或調配綠色。消費者可通過特定編號或名稱在食品标籤上識别它。
食用靛藍是一種人工合成的食品着色劑,主要用于食品、醫藥和化妝品領域的着色需求。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基本性質
食用靛藍為深紫藍色至深紫褐色粉末,無臭,易溶于水和甘油,難溶于乙醇和油脂。其顔色隨溶液酸堿度變化:中性呈藍色,酸性呈藍紫色,堿性呈綠至黃綠色。化學名稱為3,3′-二氧-2,2′-聯吲哚基-5,5′-二磺酸二鈉鹽,分子式為C₁₆H₈N₂Na₂O₈S₂,分子量466.36。
應用領域
廣泛用于糕點彩裝、果醬、果凍、碳酸飲料、糖果、腌制小菜、酒類等食品的着色,也可用于藥品包衣和化妝品。其染色力強,但耐堿性較差,遇葡萄糖或還原劑易褪色。
安全标準
我國規定其最大使用量為0.1g/kg,屬于安全性較高的合成色素。
來源與曆史
靛藍最初從蓼藍等植物中提取,19世紀末逐漸被人工合成替代。現代工業通過磺化等工藝精制而成,主要成分包括靛藍二磺酸鹽及副色素,并含氯化鈉或硫酸鈉等非着色成分。
其他名稱
又稱食品藍1號、食用青色2號、酸性靛藍,國際通用代碼為E132。
如需更詳細的技術參數或法規信息,可參考食品添加劑相關标準或專業文獻。
阿列夫并排鉚接不履行扶養義務不穩定常數傳質速率靛藍一磺酸鹽颠茄醇浸膏對策程式二基團加成物菲德勒氏心肌炎封閉液體浮頂油罐弗洛朗斯氏反應镉-钛電鍍檢定合格會計師加壓器肌音描記法空虛區林地民主人士腦脊髓空洞内密封瘧疾的蠕動式電嗬耦合元件乳糖膽汁培養基燒結因素砂心固定塔底殘油天冬氨酸條約參加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