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 pickup tube
collect; pick up; ten
as; image; picture; portrait; simulacrum
【化】 image
【醫】 aerial image; image; picture
canal; duct; fistula; guarantee; meatus; pipe; tube; wind instrument
【化】 pipe; tube
【醫】 canal; canales; canalis; channel; duct; ductus; salpingo-; salpinx
syringo-; tuba; tube; tubi; tubing; tubo-; tubus; vas; vaso-; vessel
在漢英詞典框架下,“拾像管”對應的英文術語為“image orthicon”或“camera tube”,指早期電子成像設備中用于将光學圖像轉換為電信號的核心真空管組件。該術語常見于20世紀電視技術及電子工程領域文獻。
從專業定義角度,拾像管通過内部光電陰極層将入射光轉換為電子束,經電磁場聚焦掃描後生成視頻信號。其工作原理涉及三個核心環節:光電發射、電子倍增和信號輸出(《電子成像技術原理》,美國光學學會出版社,1999)。典型應用包括1950-1980年代廣播電視攝像機、醫學X光成像儀等設備。
根據IEEE電子器件協會技術檔案,RCA公司1945年開發的6342型圖像正析像管(image orthicon)曾實現0.001 lux級低照度成像,信噪比達40 dB以上,成為行業标準器件長達三十年。該技術為現代CCD和CMOS圖像傳感器的演進奠定了基礎(IEEE Transactions on Electron Devices,Vol.32 No.8)。
“拾像管”可能是“顯像管”的筆誤。顯像管(Cathode Ray Tube, CRT)是一種基于電子束技術的顯示設備,曾廣泛應用于電視、顯示器等領域。以下是其核心信息:
工作原理
顯像管通過真空管内的電子槍發射高速電子束,電子束經聚焦和偏轉後撞擊熒光屏上的熒光粉,激發發光形成圖像。這一過程涉及電子加速、聚焦和掃描技術。
核心結構
技術特點
應用與現狀
顯像管曾是20世紀主流顯示技術,但21世紀後逐漸被液晶(LCD)和OLED取代,目前僅用于特定領域(如複古設備、專業顯示器)。
若需進一步了解技術參數(如分辨率、刷新率)或具體類型(如單色CRT、彩色CRT),可參考相關專業資料。
半失業者丙烯亞氨博多機不安全複位超球的初學者通用符號指令代碼耳膿溢沸騰鋼父的好學癖患部間接電弧爐焦距積分空腔複回式調速振蕩器精美設計近紅外分光光度法金屬煙霧熱離子締合絡合物卵源論者腦脊膜炎農業人口顴面支去甲西泮乳液積滞示功圖水淬粒渣簌簌套購商品挺同種角膜移植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