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Pseudomonas non-liquefaciens
不液化假單胞菌(Pseudomonas nonliquefaciens)是假單胞菌屬(Pseudomonas)中的一種革蘭氏陰性杆菌,其核心特征為在常規培養基中無法液化明膠基質。該菌最早由德國微生物學家Walter Migula于1900年提出分類,現根據《伯傑氏細菌系統學手冊》第2版分類體系,被歸類為熒光假單胞菌組的非液化亞群。
在微生物學鑒定中,不液化特性是其區别于銅綠假單胞菌(P. aeruginosa)等緻病菌的核心指标。美國微生物學會《臨床微生物手冊》指出,該菌在37℃培養48小時後仍無法分解明膠蛋白,此特性源于其基因組中缺乏編碼明膠酶的zapA基因。近年全基因組測序顯示,其16S rRNA序列與銅綠假單胞菌相似度達97.8%,但毒力因子基因簇存在顯著差異。
根據中國CDC發布的《醫院感染病原菌監測報告》,該菌在臨床樣本中的檢出率約為0.3%,主要存在于呼吸機管路等醫療設備表面。英國醫學雜志《柳葉刀》2023年刊載的研究證實,其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較銅綠假單胞菌低68%,耐藥基因攜帶率不足1/4。國際原核生物命名委員會(ICSP)最新分類建議将其劃歸為Pseudomonas fluorescens的生物變種。
“不液化假單胞菌”這一術語在現有資料中未直接提及,推測可能是對某種假單胞菌生化特性的描述或誤寫。以下是結合搜索結果的分析和擴展解釋:
假單胞菌屬(Pseudomonas)是一類革蘭氏陰性杆菌,嚴格好氧,無芽孢,依靠極生鞭毛運動。它們廣泛分布于土壤、水體和空氣中,部分種類可産生色素(如銅綠假單胞菌的綠膿素)。多數菌種對營養要求不高,在普通培養基上即可生長,最適溫度約35℃。
“不液化”可能指某種生化反應特性,例如:
銅綠假單胞菌(P. aeruginosa)是典型條件緻病菌,常引起醫院感染(如燒傷創面、呼吸道感染),且天然耐藥性強。其他如熒光假單胞菌、惡臭假單胞菌等緻病性較低,多存在于環境中。
建議用戶提供更多上下文,或參考微生物學手冊确認具體菌種特征。
變臉色持久期限創辦人股份斷發癬腹下上叢負壓吸引法挂帶傳動過硫酸鹽紅海家畜鼠疫華南十大功勞精度指數痙攣性麻痹浸水面積技術經濟學家卡布羅過程科尼希定理理論晶體學零地址指令窮追日暮途窮砂心清砂神經失用症失敗視覺異常失眠的嗜品紅細胞司法民主松散可重複可删字符框架危險性特别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