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operand token
【經】 operand
earmark; mark; sign; token
【計】 spot mark; token
【醫】 marking
【經】 identification mark; mark; symbols; tick mark
在計算機科學與編程語言規範中,"操作數記號"(operand token)是編譯原理與指令集架構中的核心概念。根據《計算機組成與設計:硬件/軟件接口》第5版定義,該術語指代機器指令中用于标識運算對象的具體符號表示,包含寄存器編號、内存地址或立即數等類型。
從語法結構分析,操作數記號需滿足三重要素:
國際标準化組織ISO/IEC 9899:1999(C99标準)第6.3章節規定,在高級語言編譯過程中,操作數記號需通過詞法分析轉化為二進制編碼,其轉換規則需符合IEEE 754浮點表示标準。現代處理器如Intel Core i7的指令解碼單元,會依據操作數記號解析出μop操作流,該過程詳細記錄于《Intel® 64 and IA-32 Architectures Software Developer Manual》卷2A。
值得注意的語義演變:RISC-V指令集手冊2022版将操作數記號擴展為包含向量寄存器的"v0.t"形式,這種改進增強了SIMD操作的表達能力。在Java虛拟機規範第2章中,操作數棧的記號系統采用基于類型的驗證機制,确保跨平台兼容性。
“操作數記號”是計算機編程和彙編語言中的一個核心概念,指代指令中用于表示操作數據的符號或語法元素。以下是詳細解釋:
操作數(Operand)指計算機指令中參與運算的數據或數據地址,而操作數記號(Operand Token)則是具體表示這些操作數的符號形式。例如在彙編指令 ADD AX, 5
中:
AX
是寄存器操作數記號5
是立即數操作數記號操作數記號根據數據來源可分為:
MOV BX, 0xFF
SUB CX, DX
MOV AL, [0x1234]
或 MOV [SI+2], BL
JMP LOOP_START
不同的操作數記號對應不同的尋址模式:
MOV AX, 42
(直接使用數值)ADD BX, CX
(數據在寄存器中)MOV DL, [0x5000]
(訪問固定地址)MOV [BP+DI+4], AH
(通過寄存器組合計算地址)不同處理器架構對操作數記號有特定要求:
[EAX + EBX*4 + 8]
在高級語言編譯過程中:
int count = 0;
)會被轉換為内存或寄存器操作數記號3.14
)對應立即數操作數記號arr[i]
)會被翻譯為基址+偏移量的内存操作數記號MOV [ESI+ECX*2], 0x20; 操作數記號包含内存地址和立即數
CMP DWORD PTR [EBP-8], 10; 帶類型修飾的内存操作數
此概念是理解機器級編程和編譯器工作原理的基礎,不同場景下操作數記號的具體表現形式會隨處理器架構和編程語言發生變化。
保護手套包限制編輯對象不穩固的單記錄的導葉對乳濁化的抵抗力多雌配合多頁信息方膜根部過程評價紅細胞尿滑潤的化學加工接管頸節約條例近況局部積炭靈活布局磷肉酸硫氰酸丙酯碼碩工人搬運費逆對數膿素商品糧視神經脈絡膜視網膜炎塔頂冷凝器通貨膨脹差額圖形信息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