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 universal character
通用字是漢字系統中具備跨領域、跨文本類型使用特性的基礎字符集合,其核心特征為高頻性、穩定性和兼容性。從漢英詞典編纂視角分析,通用字在語義對應和翻譯處理上呈現以下特性:
多義項覆蓋
通用字在不同語境中常承載多個英語對應詞,例如“行”可對應“walk”(行走)、“profession”(行業)、“OK”(可行)等義項。這類多義現象要求詞典标注時需依據《現代漢語詞頻統計》優先排列高頻用法。
簡化字與繁體字映射
作為《通用規範漢字表》收錄的8105個字符,通用字包含2354個簡化字及其對應的繁體形式。例如“發”作為通用字,需同時标注對應繁體字“發”(develop)和“髮”(hair)的英譯差異。
跨文化語義等值
牛津大學出版社的《漢英大詞典》處理通用字時,采用三種對應模式:完全等值(如“水-water”)、部分等值(如“龍-dragon/loong”)、文化空缺補償翻譯(如“道-Tao”),其中85%的通用字存在不完全對等現象。
标準化編碼體系
所有通用字均符合ISO/IEC 10646國際編碼标準,在計算機系統中擁有統一碼位。例如“的”字對應Unicode編碼U+7684,這一特性确保其在數字詞典中的跨平台兼容性。
曆時語義演變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的曆時語料庫顯示,20%的通用字在近百年間發生過核心義項轉移。例如“經濟”從古典漢語的“經世濟民”演變為現代英語“economy”的對應關系,詞典需通過曆時标注呈現這種演變軌迹。
通用字是漢字使用中具有互通替代功能的字類,其含義和應用可從以下方面理解:
通用字指在使用中可互相替代的漢字,主要分為三類:
通用字是漢字規範化的基礎,曆代通用字數量穩定在五六千左右。現代标準如《現代漢語通用字表》明确規定了通用字的範圍,例如“三”“豐”“韋”等均屬通用字。
通用字具有公共性和互通性,例如“視”與“示”在古籍中可互換,且部分字在不同語境下可靈活使用(如“太”與“泰”)。
如需進一步了解通用字的具體列表,可參考《現代漢語通用字表》或相關權威漢字标準文件。
抱殘守缺扁胫骨波拉契氏試驗熾熱窗格觸變漆唇皲裂獨斷論法官法共同防衛條約管道建造廣播式電報轉發器規避法律烘道幹燥器會陰縫術澆鬥接種法焦油毛刷接觸印刷機擊落澆冒口桔皮甙鹵化劑面向市場的生産氫可他酯确定性結核生怕識别數食後手幅長指數數據詞典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