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歸于盡英文解釋翻譯、同歸于盡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perish together
分詞翻譯:
同的英語翻譯:
alike; be the same as; in common; same; together
【醫】 con-; homo-
歸于的英語翻譯:
be attributed to; belong to; accredit; ascribe to; remain with
盡的英語翻譯:
all; exhausted; to the greatest extent; try one's best; within the limits of
專業解析
"同歸于盡"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指交戰的雙方或沖突的各方最終共同走向毀滅或死亡。從漢英詞典角度解析,其詳細釋義及權威來源如下:
一、漢字本義解析
- 同歸:共同走向(同一結局)
- 于盡:到達盡頭/毀滅
- 字面組合:共同走向徹底消亡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
二、權威詞典釋義
-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釋義:一起死亡或毀滅,強調沖突雙方均無幸存。
例證:"戰士抱着炸藥包與敵人同歸于盡。"
-
《牛津英漢漢英詞典》
英譯:
- perish together(共同滅亡)
- end in mutual destruction(以相互毀滅告終)
用法标注:多用于描述戰争、複仇等極端沖突場景。
-
《中華成語大辭典》
引申義:比喻通過自我犧牲徹底消滅對手,含悲壯色彩。
典故溯源:最早見于《戰國策·燕策三》"吾與汝同歸于盡",原指玉石俱焚的決心。
三、英語對應譯法對比
英文翻譯 |
適用語境 |
語義側重 |
perish together |
生物/群體的共同消亡(中性) |
結果導向 |
mutual destruction |
軍事、政治沖突(學術/正式用語) |
強調雙向毀滅性 |
destroy each other |
日常口語場景 |
動作的交互性 |
all die together |
突發災難描述(如事故) |
客觀陳述結局 |
來源:Linguee漢英雙語語料庫(歐盟委員會官方數據庫)
四、文化語境與使用場景
該成語多用于:
- 軍事叙事:如"董存瑞與碉堡同歸于盡"(英雄主義叙事)
- 文學修辭:魯迅《墓碣文》"我就要與黑暗同歸于盡"(象征抗争)
- 法律文本:描述恐怖襲擊等極端行為(如"自殺式襲擊者與目标同歸于盡")
文化背景來源:《中國成語文化大觀》北京大學出版社
五、語言學特征
- 語法結構:連動式(同歸+于盡)
- 情感色彩:貶義或中性偏悲壯,無褒義用法
- 語用限制:主語需為複數或群體(不可用于單一對象)
分析依據:《漢語成語語法功能研究》語文出版社
網絡擴展解釋
“同歸于盡”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指兩個或多個事物(或人)在沖突或矛盾中共同毀滅或滅亡,即“一起走向死亡或失敗”。通常用于描述極端情境下雙方無法共存的結果。
出處與典故
- 最早出自戰國時期列禦寇的《列子·天瑞》:“天地終乎?與我偕終。”唐代盧重玄注解為:“大小雖殊,同歸于盡耳。”。
- 清代姬文在《市聲》中也有用例:“弄到後來,不是同歸于盡嗎?”。
用法與場景
- 語法結構:補充式成語,作謂語、賓語,可含褒義或中性色彩。
- 適用情境:
- 軍事或沖突中雙方共同毀滅,如“戰役中敵我雙方可能同歸于盡”。
- 比喻新舊事物無法共存,如“新酒舊皮囊,終将同歸于盡”。
- 人際關系中的矛盾激化,如“夫妻争吵若僵持不下,可能導緻關系破裂”。
例句參考
- 戰場上,士兵們抱着與敵人同歸于盡的決心沖鋒。
- 郁達夫在《蜃樓》中寫道:“新舊兩者同歸于盡。”。
近義詞與反義詞
- 近義詞:玉石俱焚、兩敗俱傷。
- 反義詞:貪生怕死、獨善其身。
如需更多例句或文學引用,可參考《列子》及清代小說《市聲》。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半移位寄存器保溫工程部分發育不良層出不窮齒根管大考多肽菌素發芽分類指針覆蓋分段輻照機焊塊徑間接費開支過多急動季節性指數纜索卵模憫膜骨架氖管鋸齒波發生器逆行性疝全骶裂确定工作項目熱力學變化容積膨脹視黃醛實體紀錄收益的邊際效用瞬時值天疱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