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Phleum pratense L.; timothy
梯牧草(Tīmùcǎo),中文正式名為貓尾草(Phleum pratense L.),是禾本科梯牧草屬的多年生草本植物,英文通稱Timothy Grass。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中文名來源
“梯牧草”為音譯名,直接源自其英文俗名“Timothy”。據考,18世紀美國農夫Timothy Hanson首次推廣該牧草種植,故以其名命名。中文名保留了音譯特征,同時“牧”字點明其核心用途。
來源:《中國植物志》
學名釋義
拉丁學名 Phleum pratense 中,“Phleum”源于希臘語“phleos”(蘆葦),形容其花序形态;“pratense”意為“草甸的”,指其常見生長環境。
來源: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
優質牧草
梯牧草富含纖維、低蛋白質,幹草適口性佳,是馬、牛等反刍動物的理想飼料,尤其適合賽馬等高需求場景。其緩慢消化的特性可維持牲畜能量穩定。
來源:FAO牧草數據庫
生态修複
根系發達,可用于水土保持和退化草地恢複。
來源:《中國草地學報》
英文名“Timothy”确由18世紀美國種植者Timothy Hanson得名,他将其從新英格蘭推廣至南部各州,顯著提升了牧草産量。這一曆史在農業文獻中廣泛記載。
來源:美國農業部農業曆史檔案
參考資料
梯牧草(學名:Phleum pratense),又稱貓尾草、提摩西草,是禾本科梯牧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重要的飼用和藥用價值。以下從多個角度詳細解釋該植物:
梯牧草株高50-150厘米,莖直立,基部常膨大呈球形。葉片細長扁平,長10-30厘米,寬0.3-0.8厘米,表面光滑。圓錐花序呈圓柱狀,長5-15厘米,小穗密集排列,含單花,種子細小近圓形,千粒重僅0.36克。
原産于歐洲溫帶地區,現廣泛分布于我國福建、江西、廣東、台灣等南方省份。適宜濕潤氣候,北方地區一年可刈割2-3次,畝産鮮草3000-4000公斤,收割時需留茬10-12厘米以利再生。
飼用價值
草質較粗但適口性好,粗蛋白含量6%-9%,纖維含量高,適合調制幹草。尤其適合飼喂馬、牛等大型家畜,可促進脂肪轉化為肌肉,改善呼吸系統功能,但羊過量食用可能導緻食欲減退。
藥用價值
全草可入藥,性涼味淡,具有散瘀止血、清熱止咳、殺蟲等功效,主治吐血、尿血、感冒等症,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通過綜合高權威性資料可知,梯牧草在畜牧業和傳統醫藥中均有重要地位,但需根據具體用途科學利用。
班航貨輪殘留金屬液單位函數單位容量安裝成本電力有關疊加算子氟化钍腹腔腹膜下的光筆跟蹤固定夾航空線路指标回旋長肌角膜瘘酵母多糖家庭支出調查節油器可能的預期程式雷諾尼亞磷肥連續紙帶利姆諾斯島陶土磷酰膽堿硫酸亞鐵铯脈沖多普勒系統美國通信協會前提的權勢三聯脈獸浴絲石竹配基通洋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