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 band ore
list; streak; stria; stripe
【醫】 fringe; stripe
ore
【機】 ore
條紋礦石(Banded Ore)是地質學中描述具有規律性層狀或帶狀構造的礦物集合體,其英文術語源于礦石内部呈現的周期性顔色或紋理變化。根據《英漢地質學詞典》定義,該術語特指在沉積或變質作用過程中形成的平行條帶結構,常見于前寒武紀變質岩系中。
從礦物學角度分析,條紋礦石的典型代表為條帶狀鐵建造(Banded Iron Formation,BIF),由赤鐵礦(Fe₂O₃)和燧石(SiO₂)交替沉積形成。美國地質調查局(USGS)研究顯示,這類礦石的條帶寬度通常在0.5-3毫米之間,全球90%以上的鐵礦資源來源于此類型礦床。
其形成機理涉及兩個主要階段: $$ text{沉積階段} 4text{Fe}^{2+} + 3text{O}_2 + 6text{H}_2text{O} rightarrow 2text{Fe}_2text{O}_3cdot3text{H}_2text{O} text{變質階段} 2text{Fe}_2text{O}_3cdot3text{H}_2text{O} xrightarrow{Delta} 2text{Fe}_2text{O}_3 + 3text{H}_2text{O} $$ 該氧化-脫水過程得到《經濟地質學》期刊實驗數據支持,證實條帶結構形成與遠古大氣氧含量周期性波動直接相關。
工業應用方面,加拿大礦業協會(MAC)統計表明,條紋礦石經選礦後可獲得62-68%品位的鐵精礦,主要用作高爐煉鐵原料。中國地質科學院最新研究還發現,部分條紋礦石中的納米級磁鐵礦顆粒在材料科學領域具有特殊應用價值。
條紋礦石是地質學中描述礦物或岩石具有特殊條紋結構的術語,具體解釋如下:
條紋礦石指礦物内部呈現規則或半規則條紋狀構造的礦石。其形成機制主要有兩種:
通過條紋闆測試可輔助識别:研磨礦物粉末在無釉陶瓷闆上,觀察其顔色特征。多數條紋礦石具有穩定的粉末顔色,如條紋長石常顯白色條紋。
條紋結構記錄了礦物形成時的物理化學條件變化,是研究岩漿演化、變質作用的重要微觀證據。
注:術語"band ore"在機械工程領域特指特定類型的條紋礦石。不同學科可能對具體分類存在差異。
阿米特林便衣偵探部分響應編碼不公正的劃分選區電弧長度第五代計算機短裝多邊結算二噻嗪額中點粉末冶金觀察證據管式加熱爐歸于某人含銅的肩胛背神經可紡性可互換配件顆粒收集器空位空中滑翔學麻醉性昏睡泌涎核橋式夾曲面定義施特勞斯氏生物試驗實質外的受其他貨物污染險塑料地闆外耳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