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互換配件英文解釋翻譯、可互換配件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經】 interchangeable parts
分詞翻譯:
可的英語翻譯:
approve; but; can; may; need; yet
互換配件的英語翻譯:
【化】 interchangeable fabricated parts; interchangeable parts
專業解析
在漢英詞典視角下,“可互換配件”(Interchangeable Parts)指采用标準化設計、尺寸和公差制造的零部件,可在同類型設備或系統中直接替換使用,無需定制調整。其核心特征與價值如下:
一、定義解析
二、技術特征
- 标準化公差
通過精密制造确保尺寸誤差控制在允許範圍内(如ISO 2768标準),實現跨批次零件的兼容性。
- 功能一緻性
不同制造商生産的同規格配件需滿足相同的性能參數(如承載強度、耐溫範圍)。
- 接口統一性
連接結構(如螺紋規格、卡扣設計)遵循行業通用标準(例如:SAE J995汽車螺栓标準)。
三、曆史背景與應用演進
- 起源:18世紀末,美國發明家伊萊·惠特尼(Eli Whitney)在步槍制造中首次實踐可互換零件概念,推動了大批量生産革命。
- 現代應用:
- 汽車工業:發動機活塞、濾芯等配件全球通用(參考ISO/TS 16949質量管理體系)。
- 航空航天:符合AS9100标準的緊固件可在不同機型間替換。
- 電子産品:USB接口、電池等遵循IEC國際電工委員會标準。
四、權威定義參考
- 《牛津機械工程詞典》
定義互換性為:“零件在裝配時無需修配即能滿足功能要求的特性”(Oxford Dictionary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19)。
- 美國國家标準協會(ANSI)
強調互換性依賴尺寸鍊控制與統計過程管理(ANSI B4.2-1978标準)。
- 中國國家标準GB/T 1800
規定公差與配合制度,确保機械零件“完全互換”或“有限互換”(GB/T 1800.1-2020)。
五、經濟價值
- 降低維護成本:用戶可采購第三方合規配件(如打印機墨盒),避免品牌壟斷。
- 提升生産效率:流水線故障設備可通過快速更換配件恢複運行,減少停機損失。
- 促進供應鍊彈性:标準化零件支持全球化采購,緩解單一供應商風險。
通過标準化實現的可互換性,是制造業高效協作與技術民主化的基石,其核心在于打破定制化壁壘,推動資源優化配置。
網絡擴展解釋
可互換配件是指在機械、設備或系統中,能夠無需額外調整或修配即可直接替換使用的标準化配件。其核心特點是具備互換性,可提升維修效率并降低維護成本。以下是具體解析:
1.定義與特性
- 标準化設計:可互換配件需符合統一規格和公差要求,确保不同批次或來源的配件在尺寸、性能上一緻(如、9提到的公差與配合原則)。
- 直接替換性:在同類設備中,任意選取配件即可安裝使用,無需挑選或加工(如鐵路機車維修中,高價互換配件可快速更換)。
2.應用場景
- 鐵路運輸:分為高價互換配件(單位價值≥2000元,按固定資産管理)和其他互換配件,用于機車、車輛修理,縮短停機時間。
- 機械制造:如電器元件、儀表零件(電容、晶體管等),通過标準化實現批量生産與維修替換。
3.分類與價值
- 完全互換性:配件在任何情況下均可直接替換,適用于大規模生産(如所述的汽車零部件)。
- 經濟價值:可互換配件通過重複使用降低成本,同時減少設備維修對生産的影響(參考鐵路行業的實踐)。
4.與其他概念的區分
- 與“可互換物品”區别:後者泛指可交換或改造的物品(如衣物、食物),而可互換配件特指工業領域的功能性标準件。
- 與“元件”關聯:元件是配件的一種,強調小型化和功能性,如電子元件屬于可互換配件的子類。
可互換配件的核心意義在于通過标準化實現高效維修和資源複用,廣泛應用于機械、交通、電子等領域。其分類和管理方式(如鐵路高價配件)需結合具體行業規範。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艾波特氏糊百倍的杯水車薪标準量規觸痛趾雌雄同花的丹佛單性卵鵝黃法定受讓人分包商複視腹性氣喘跟蹤符號哈迪斯提氏試驗厚度規甲苯比妥階級地位結算清楚卡萊耳氏合劑镎祛脂酸羟乙茶堿酯殺菌粘固粉傷寒型産褥熱舌狀的受驗者栓塞性卒中四氫唑啉速可眠鈉同步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