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e remotest corners of the earth] 天涯海角。形容非常偏僻遙遠的地方
春生何處暗周遊,海角天涯遍始休。——唐· 白居易《浔陽春三首》
謂偏僻遙遠的地方。 唐 白居易 《浔陽春·春生》詩:“春生何處闇周遊,海角天涯遍始休。” 宋 陸遊 《蝶戀花·離小益作》詞:“海角天涯行略盡,三十年間,無處無遺恨。” 明 方授 《夜悲歌》之一:“心依依,歌蓼莪,海角天涯可奈何。”《兒女英雄傳》第十四回:“﹝ 安老爺 ﹞要向海角天涯尋着那 十三妹 報她這番恩義。” 陳毅 《渡黃河作歌》:“人民法庭早安排,海角天涯難逃避。”亦作“ 海角天隅 ”。 元 李好古 《張生煮海》第四折:“海角天隅,須有日再完聚。”
“海角天涯”是一個漢語成語,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拼音為hǎi jiǎo tiān yá,字面意為“海的盡頭、天的邊際”,比喻極其遙遠或偏僻的地方,也可形容彼此相隔極遠。其結構為聯合式,通常作賓語使用。
二、出處與例證
三、近義與反義
四、使用場景
多用于文學或口語中,強調空間的距離感或情感的疏離,如:“縱使海角天涯,也隔不斷思念”。
以上内容綜合了古籍、詩詞及現代用例,如需更多例句或出處細節,可參考相關文學典籍或權威詞典。
《海角天涯》是一個成語,意為極遠的地方或極邊陲的地方。
《海角天涯》的拆分部首是“氵”和“月”,其中氵表示與水有關,月表示與時間有關。
《海角天涯》總共有12畫。
《海角天涯》這個成語是從古代文學作品中衍生出來的,最早出現在《全唐文》中,作者是唐代的文學家吳兢。
《海角天涯》的繁體字是「海角天涯」。
在古代漢字中,「涯」字的寫法為「限于」,具有限制、界限的意思。
「角」字的寫法為「卩困」,表示地勢突起的邊緣地帶。
1. 他出生在一個小村莊,離大城市有千萬裡之遙,可以說他是生活在《海角天涯》。
2. 這個寶貝深深地愛着它的家人,完全不願意離開那個可愛的小屋,就像一顆堅守在《海角天涯》上的明珠。
海洋、角落、天地、遠方
盡頭、邊緣、地角、邊陲
中心、核心、内陸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