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海角天涯的意思、海角天涯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海角天涯的解釋

[the remotest corners of the earth] 天涯海角。形容非常偏僻遙遠的地方

春生何處暗周遊,海角天涯遍始休。——唐· 白居易《浔陽春三首》

詳細解釋

謂偏僻遙遠的地方。 唐 白居易 《浔陽春·春生》詩:“春生何處闇周遊,海角天涯遍始休。” 宋 陸遊 《蝶戀花·離小益作》詞:“海角天涯行略盡,三十年間,無處無遺恨。” 明 方授 《夜悲歌》之一:“心依依,歌蓼莪,海角天涯可奈何。”《兒女英雄傳》第十四回:“﹝ 安老爺 ﹞要向海角天涯尋着那 十三妹 報她這番恩義。” 陳毅 《渡黃河作歌》:“人民法庭早安排,海角天涯難逃避。”亦作“ 海角天隅 ”。 元 李好古 《張生煮海》第四折:“海角天隅,須有日再完聚。”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海角天涯"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指極其遙遠的地方,常用來形容空間距離的阻隔或難以企及的境地。它蘊含着一種空間上的極緻感和情感上的疏離感。

以下是從漢語詞典角度對其進行的詳細解釋:

  1. 字面本義與空間意象:

    • 海角: 指海洋的盡頭或陸地伸入海洋的尖端、角落。象征着陸地被海洋阻隔的最遠端。
    • 天涯: 指天地的邊緣、盡頭。古人認為天圓地方,大地有盡頭,“天涯”即指這個想象中或感知上的地理極限。
    • 組合起來,“海角天涯”描繪的是地理上最遙遠、最偏僻、最難以到達的角落,仿佛位于世界盡頭,被浩瀚海洋或廣闊天地所隔絕。
  2. 引申義與情感色彩:

    • 極度的遙遠: 這是最核心的含義。形容兩地相隔之遠,遠到如同一個在海洋的角落,一個在天空的邊際。例如:“即使你走到海角天涯,我也要找到你。”
    • 難以逾越的阻隔: 強調空間距離造成的巨大障礙,常帶有無奈、怅惘或思念的情感色彩。例如:“戰亂使他們分離,從此天各一方,海角天涯。”
    • 漂泊無依的境地: 有時也用來形容漂泊在外,遠離家鄉和親人,身處陌生而遙遠的地方。例如:“他孤身一人,流落海角天涯。”
    • 與“近在咫尺”相對: 常作為“近在咫尺”的反義詞使用,突出距離的極端對比。
  3. 文學與文化意蘊:

    • 這個成語帶有濃厚的文學意象和古典韻味,常見于詩詞歌賦中,用以渲染離愁别緒、相思之苦或追求理想的艱難。例如白居易《春生》中的“春生何處暗周遊,海角天涯遍始休”。
    • 它體現了古人對地理空間有限性的認知和想象,以及對遙遠未知之地的浪漫化描繪。

權威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海角天涯”是一個漢語成語,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拼音為hǎi jiǎo tiān yá,字面意為“海的盡頭、天的邊際”,比喻極其遙遠或偏僻的地方,也可形容彼此相隔極遠。其結構為聯合式,通常作賓語使用。

二、出處與例證

  1. 唐代起源:最早見于白居易《春生》詩:“春生何處暗周遊,海角天涯遍始休”,描繪春天無所不至,即使遙遠之地也休止。
  2. 宋代擴展:陸遊在《蝶戀花·離小益作》中寫“海角天涯行略盡”,表達行遍天涯的感慨。
  3. 明代引用:方授《夜悲歌》以“海角天涯可奈何”抒寫無奈之情。
  4. 現代用例:陳毅《渡黃河作歌》用“海角天涯難逃避”隱喻正義的廣泛覆蓋。

三、近義與反義

四、使用場景
多用于文學或口語中,強調空間的距離感或情感的疏離,如:“縱使海角天涯,也隔不斷思念”。


以上内容綜合了古籍、詩詞及現代用例,如需更多例句或出處細節,可參考相關文學典籍或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百射白玉鸾弊蓋殘戕昌陽插屏當口奠祭典藻敵我矛盾洞達斷羽絶鱗蠹害噸公裡鳄魚夾馥烈貢奉廣闊橫事洪源滑出律懷挾荒墜禍釁賤買貴賣桀起踦零錢擊擪巨骨浚渠可掬寬明廊閣攬載靈兔橹罟子蠻夏毛蛋蛋子抹勒末梢頭木馬弄狎貧疾期稔诠敍冉冉纏纏三拳兩腳善撲營沈犀身雲室隅失責説士台骀同恤挽回五脊六獸夏花饷運銜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