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告诉。《书·召诰》:“誥告庶 殷 ,越自乃御事。” 孔颖达 疏:“我为言誥,以告汝庶 殷 之诸侯。”
"诰告"是由"诰"与"告"组合而成的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特指古代帝王或官方机构通过正式文书形式下达的训诫、任命或政令。《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以诰命形式发布的告示"(来源: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2年版),《辞海》则强调其"具有法律效力的官方文书"属性(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第7版)。
从构词法分析:"诰"在甲骨文中作"",本义指祭告神灵,《说文解字》释为"告也"(来源:中华书局《说文解字注》);"告"金文作"",取牛首祭祀告天之意,后引申为郑重宣告。二者组合后,"诰告"在周代形成特定行政文书制度,《尚书》中《大诰》《康诰》等篇即为典型范例(来源:中华书局《尚书今注今译》)。
该词在历史文献中存在三重应用维度:其一指祭祀祝文,《礼记·郊特牲》载"诰告于上帝";其二指官员任免文书,《宋史·职官志》记有"诰告三百通"的存档制度;其三指法律公示,《唐律疏议》规定"诸诰告文书,当悬于市门"(来源:国家图书馆藏古籍数据库)。至明清时期,该词逐渐被"诰命""敕令"等专称替代。
“诰告”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告诉”,特指以官方或权威形式进行的正式告知,常见于古代文献和帝王文书。以下是详细解释:
如需进一步了解“诰”的单独释义或相关古籍例证,可参考汉典、查字典等权威来源。
奥灶百技宝贝鹎鵊碑宇波累常沙侈弇储后存泊担肩胛丁夫断蓬度量衡夺适妃呼豨蜂锐攻诘騧駵桂荏滚存韩棱之剑黄金坞斝耳僭偪缰靶江鱼嚼牙巴浸包剧吐钜细利漕渠轹蹙流闻拢边鹿羹绿营面讯米粒之珠劘灭褭丝骈沓批回钱货气应瑞日山矾诗骨适均施洋松扉袒膊啼鸣武气项脊轩志香水梨险夷枭乱校责斜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