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桂膏的意思、桂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桂膏的解释

传说中的一种脂膏。 晋 王嘉 《拾遗记·燕昭王》:“不踰一年, 王母 果至,与 昭王 游于燧林之下,説 炎帝 钻火之术。取緑桂之膏,燃以照夜。忽有飞蛾衔火,状如丹雀,来拂於桂膏之上。” 晋 王嘉 《拾遗记·洞庭山》:“採柏实以合桂膏,用养心神。”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桂膏”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两种解释,需结合文献来源和用法区分:

一、字面含义(古籍记载)

  1. 基本定义
    指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脂膏,常与神话或方术相关。晋代王嘉《拾遗记》多次提及,如用绿桂之膏燃照、混合柏实养护心神。

  2. 具体用途

    • 照明:燕昭王与西王母游历时,曾以桂膏为燃料,点燃后能彻夜照明,甚至吸引飞蛾衔火(《拾遗记·燕昭王》)。
    • 药用:与柏实调和后,可滋养心神(《拾遗记·洞庭山》)。

二、引申含义(现代词典释义)
部分现代词典将其解释为成语,比喻荣华富贵的生活,取“桂”象征尊贵、“膏”喻指富足之意。但此用法在古籍中未见直接例证,可能是基于字面元素的引申。

建议参考方向
若用于古文解读,应优先采用“脂膏”本义;若涉及现代比喻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更多古籍原文可查阅《拾遗记》或权威历史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桂膏

桂膏(guì gāo)是一个汉字词语,由“桂”和“膏”两个字组成。

桂膏的部首分别是“木”和“肉”,部首“木”表示与树木有关,部首“肉”表示与肉类有关。

桂膏的笔画总共有11画。其中,“桂”字由10画构成,“膏”字由11画构成。

桂膏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医药文献中,是一种由桂皮制成的膏状物。桂皮是指桂树的树皮,具有较强的香气和药用价值。在古代,人们常将桂膏用于疗养、滋补和美容。

桂膏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桂膏」,与简体字的写法相同。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较为繁复。桂膏在古代常被写作「檜膏」。其中,“檜”字是对桂树的古称,它由木字旁与贵字旁组成,总共有14画。而“膏”字的古写形式为「膏」,笔画数与现代相同。

以下是一些例句,展示了桂膏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

1. 「喝点桂膏粥,对身体很有好处。」

2. 「这款面霜中含有桂膏精华,能够滋润肌肤。」

桂膏的相关组词有:桂皮、桂花、桂枝、桂树、桂冠。

桂膏的近义词包括:香膏、香露、檀膏。

桂膏的反义词为:无。

别人正在浏览...

爱树本语璧友波斯店惭顺昌籙蝉蜕龙变产销钞本筹昏稠沓丑小鸭翠以羽殃身黨甲反支粉黛忿愤愤愦分账钩挽谷类作物过所恒操竑议环境自净画然挥舞嘉丽健儿尖滑骄弱戛然积藏激劝絶欲灵州离室历世摩钝六押末疾泥金万点殴伤起茶清瀓青塘青贮曲喻三明三吴三曜山精十史刷涤丝芯素襟太族汤水投机倒把望秋先零文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