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归藏的意思、归藏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归藏的解释

(1).三《易》之一,相传为 黄帝 所作。《周礼·春官·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 贾公彦 疏:“此《归藏易》,以纯坤为首,坤为地,故万物莫不归而藏於中,故名为《归藏》也。” 汉 桓谭 《新论》:“《归藏》四千三百言……藏于太卜。”《隋书·经籍志一》:“《归藏》十三卷, 晋 太尉 薛贞 注…… 汉 初已亡,案 晋 《中经》有之,唯载卜筮,不似圣人之旨。” 元 张可久 《满庭芳·金华道中》曲:“数前程掐得箇《归藏》卦。”

(2).敛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太阳所至,为寒府,为归藏。” 王冰 注:“物寒故归藏也。” 高士宗 注:“内归藏密也。”

归葬。 唐 王勃 《为原州赵长史请为亡父度人表》:“今者归藏有日,先远戒期。” 明 高攀龙 《泰伯庙碑》:“盖 梅里 平墟 为 泰伯 端委之地, 皇山 为归藏之地。”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归藏”一词的含义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解析,综合了古籍文献、现代释义及使用场景:

一、古代典籍《归藏》

  1. 《三易》之一
    归藏是古代占卜典籍,与《连山》《周易》并称“三易”。相传为黄帝所作,以坤卦(象征地)为首,强调万物归藏于地的哲学观。其内容在汉初已大部分失传,现存多为后世辑录的佚文。

  2. 历史地位与特点
    《周礼》记载其为商代《易经》版本,魏晋后失传。据汉桓谭《新论》描述,《归藏》约4300字,内容多涉神话(如大禹、后羿传说),与《周易》风格不同。

二、敛藏与收藏

  1. 本义与引申义
    “归”指归还、收回,“藏”指隐藏。组合后表示将珍贵事物收藏保存,避免外露。例如中医文献《素问》用“归藏”描述寒气内敛的状态。

  2. 使用场景
    现代多用于比喻对才华、经验的保留,或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如“肚脐为元气归藏之根”(中医理论)。

三、其他含义

  1. 归葬
    古汉语中可指安葬逝者。如唐代王勃文“归藏有日”即此意。

“归藏”以古籍《归藏》为核心含义,衍生出收藏、归葬等引申义。其哲学思想强调内敛与回归,对后世文化、医学等领域均有影响。如需进一步查阅古籍佚文,可参考清代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录版本。

网络扩展解释二

归藏

归藏是一个汉字词语,含义为归还、收回并储存起来。它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的部首是彳,表示行走的足迹;右边的部首是藏,表示隐藏、储存。归藏共有11个笔画。

来源

归藏最早出现在《説文解字》一书中,是由赵晔所释。在古代,人们常使用归藏来表示将某物收回并放置到特定的地方。它的意义扩展至将感情、思想等归还自己内心,进行隐藏和储存。

繁体

繁体字“歸藏”通常用于繁体字书写系统,主要在香港、澳门等地使用较多。尽管繁体字与简体字在字形上稍有差异,但两者的读音和含义完全相同。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方式与现代有所不同。在古代的汉字中,“归”字的下部如同一个长鞋带,表示行人归还时的行走姿态;而“藏”字的下部则像是一个盒子,暗示物品被放入储藏的状态。这种书写方式生动地表达了“归藏”这个词的含义。

例句

1. 我们在旅行时,会将一些珍贵的回忆归藏起来。

2. 这个文件应该归藏在档案室里。

3. 他总是将自己的情感归藏得很深。

组词

归还、藏匿、储存、收回、归来、归省、藏书、藏宝等组词可与归藏有一定的关联。

近义词

收藏、保管、保留、储藏等词语可以与归藏互为近义词,表示储存和保存物品或信息。

反义词

公开、展示、外借等词语可与归藏互为反义词,表示公之于众或借出物品。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