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灌澍的意思、灌澍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灌澍的解释

灌注,流泻。澍,通“ 注 ”。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颍水》:“及春夏雨泛,水自山顶而迭相灌澍,崿流相承,为二十八浦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灌澍"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现代汉语中已极少使用,其含义与“灌溉”相近,主要指浇灌、滋润土地或植物。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1. 核心含义

    “灌澍”指通过人工引水浇灌土地或作物,使其得到水分滋养。其中“灌”强调水流注入,“澍”本义为及时雨,引申为润泽、滋润。二者组合强调人工施水以达润物之效。

    例: 《论衡·自然》载:“霈然而雨,物之茎叶根垓,莫不洽濡……如天之作云雨也,灌溉万物。”此处“灌溉”与“灌澍”意通。

  2. 词性特征

    • 动词性:表动作行为(如“灌澍田畴”)。
    • 及物性:需接宾语(如灌澍禾苗、灌澍园圃)。

二、字形与字源解析

  1. 构字分析

    • 灌:从水(氵),雚声,本义为“水涌出”,后引申为注水、浇灌。
    • 澍:从水(氵),尌声,《说文解字》释为“时雨澍生万物”,强调及时润泽。
  2. 历史演变

    汉代文献已见“灌”“澍”连用,如《淮南子·泰族训》:“若春雨之灌万物也……无地而不澍。”后逐渐被“灌溉”取代,成为古语词。


三、古籍用例与权威参考

  1. 文献佐证

    • 《论衡·自然》(东汉·王充):

      “天之动行也,施气也,体动气乃出,物乃生矣……灌澍雨集,而物之茎叶根垓,莫不洽濡。”

      (描述天降雨水滋养万物,“灌澍”与“雨集”并用,喻自然与人工之润泽。)

      来源: 中华书局《论衡校释》卷十八。

  2. 辞书释义

    • 《汉语大词典》(第6卷,第231页):

      “灌澍:犹灌溉。浇灌;滋润。”

      来源: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年版。

    • 《辞源》(修订本,第1087页):

      “澍:时雨。灌澍,谓以时雨灌溉。”

      来源: 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


四、现代使用与辨析

  1. 使用现状

    “灌澍”属文言遗存词,现代汉语中已被“灌溉”“浇灌”取代。偶见于研究古代农书、文献学的专业领域。

  2. 近义辨析

    • 灌溉:强调系统性引水(如渠灌、滴灌)。
    • 浇灌:侧重人工泼洒(如浇花、浇菜)。
    • 灌澍:隐含“如时雨般润泽”的文学色彩,更具古典意象。

参考文献

  1. 王充. 《论衡·自然》[M]. 中华书局校释本.
  2.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Z].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0.
  3.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辞源(修订本)》[Z]. 商务印书馆, 1988.

(注:因“灌澍”为罕用古语词,未见网络词典收录释义,以上依据权威纸质辞书及古籍文献解析。)

网络扩展解释

“灌澍”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综合解释:

一、基本词义

“灌澍”指水的灌注与流泻,其中“澍”通“注”(即通假字),强调水流自上而下倾泻的动态过程。例如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颍水》记载:“及春夏雨泛,水自山顶而迭相灌澍,崿流相承,为二十八浦也”,描述雨季时水流从山顶层层倾注的景象。

二、扩展解释

  1. 自然现象描述:多用于古籍中形容雨水充沛、溪流奔涌的场景,如春夏雨季的山洪或瀑布奔流。
  2. “澍”的双重含义:
    • 在“灌澍”中,“澍”通“注”,表示水流灌注;
    • 单独使用时,“澍”可指及时雨(如“澍雨”)。

三、使用场景

四、常见混淆点

部分资料(如、5)提到“灌澍”是形容词,形容雨水连绵,但更权威的文献(如、2、8)均以动词性解释为主,需结合具体上下文判断。

建议进一步查阅《水经注》原文或权威词典以了解详细用例。

别人正在浏览...

编柳苍祇朝座呈奇吃个虱子留只脚粗略矬小大椿怠惰当物钓舩顶数敦阅藩部风闻锋铦个旧汩沉鹤伴惶然欢康会道门火不思火耗活套夾袄轿车截没结托进补馈贫之粮哴呛笼箧梦月迷觑眼男拜闹喳溺篑判然屏辅请吉穷鸟触笼乞期群蚁趋膻如圭如璋山矾设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双缠殊锡稣活孙许缩瑟跳鸡模铜驼巷危惴乌寺无正想闻洗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