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残缺简略。 明 归有光 《与某小简》之三:“ 邢 中极有高僧,土人略不知之,僧家亦无知者。所谓乘、志,尤闕陋无徵。僕颇访得之,欲表著其人。”
“阙陋”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quē lòu,其核心含义为残缺简略,多用于描述文献、记载或事物的不完整与粗疏。以下是详细解释:
字义构成
具体用法
常见于古籍或学术讨论中,例如明代归有光在《与某小简》中提到:“邢中极有高僧……所谓乘、志,尤阙陋无徵。”,指文献记载的残缺不全,缺乏佐证。
如需进一步了解“阙”与“陋”的单独释义,可参考汉典等权威工具。
《阙陋》是一个形容词词语,意为不完整、不完美、不高尚。
《阙陋》的拆分部首为阜和阝,其中阜为上部部首,阝为下部部首。它的总笔画数为14。
《阙陋》一词起源于古代汉语,最早出现在古文《左传·哀公二十二年》中,用以描述人或事物的不完整和不完美。
《阙陋》的繁体字为「闕陋」。
在古时候汉字的书写中,阙陋的字形与现代字形稍有差异,但整体结构基本保持一致。
1. 他的言行举止十分阙陋,缺乏基本的礼貌和教养。
2. 这个地方环境十分阙陋,没有任何美丽的景色可看。
阙陋没有常用的常见组词,它一般独立出现。
近义词有:拙劣、低劣、卑鄙、下流。
反义词有:完美、高尚、美丽、优雅。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