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旧时对盐政的美称。 宋 陶穀 《清异录·官志》:“ 王播 拜诸道盐铁转运使,祕书丞 许少连 贺啟云:‘擷金炼玉,束雪量珠。’”
“束雪量珠”是一个具有历史背景的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来源中存在细微差异,但核心解释较为统一。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析:
该词最初是古代对盐政的美称,用于形容盐务管理或盐铁转运使的职责。其字面意象是将盐比作“雪”(形容盐的洁白)和“珠”(比喻盐的珍贵),通过“束”与“量”体现对盐的精细管理。
源自宋代陶谷《清异录·官志》的记载:王播被任命为诸道盐铁转运使时,秘书丞许少连在贺启中写道:“撷金炼玉,束雪量珠”,以此赞誉盐政的重要性。
如今该词使用频率较低,多见于历史文献或古文研究。需注意与另一含义“评价不准确”(如所述)区分,后者可能是误传或混淆其他成语所致,建议优先参考权威典籍释义。
若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清异录》原文或盐政相关史料。
《束雪量珠》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形容一个人能够以小见大,从细微之处触发,看到更深层次的问题。
《束雪量珠》拆分的部首为“束”、“雪”、“量”和“珠”,拆分的笔画分别是7、11、12和10。
《束雪量珠》这个成语来源于《红楼梦》一书。在书中,贾母对贾宝玉的一番教导中用到了这个成语,以表达对贾宝玉聪明睿智的赞赏。
《束雪量珠》的繁体写法为《束雪量珠》。
《束雪量珠》的古时候汉字写法与现代写法相同,没有发生变化。
他思维敏捷,能够从庸常事物中束雪量珠,洞察问题的本质。
不易束雪量珠、善于束雪量珠、具备束雪量珠的能力。
洞察微言、善于观察细节。
目光短浅、只看表面。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