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七贵的意思、七贵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七贵的解释

(1).指 西汉 时七个以外戚关系把持朝政的家族。《文选·潘岳<西征赋>》:“窥七贵於 汉 庭,譸一姓之或在。” 李周翰 注:“ 汉 庭七贵: 吕 、 霍 、 上官 、 丁 、 赵 、 傅 、 王 ,并后族也。” 唐 刘知几 《史通·辨职》:“昔 鲁叟 之修《春秋》也,不藉三 桓 之势; 汉 臣之著《史记》也,无假七贵之权。”

(2). 隋 末, 洛阳 人称 段达 、 王世充 、 元文都 、 卢楚 、 皇甫无逸 、 郭文懿 、 赵长文 为七贵。见《隋书·越王侗传》。

(3).泛指权贵。 唐 李白 《流夜郎赠辛判官》诗:“昔在 长安 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 明 何景明 《入京篇》诗:“七贵家连凤城里,转日薰天势无比。” 清 顾炎武 《酬史庶常可程》诗:“跨驴入 长安 ,七贵相经过。”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七贵”是一个历史术语,在不同时期和语境中有具体含义,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具体历史背景中的含义

  1. 西汉时期的“七贵”
    指西汉时期七个以外戚身份掌控朝政的家族,具体包括吕氏(吕后家族)、霍氏(霍光家族)、上官氏(上官桀家族)、丁氏、赵氏、傅氏、王氏。这些家族因与皇室联姻而获得权势,长期把持朝政。

  2. 隋末洛阳的“七贵”
    隋朝末年,洛阳有七位权臣被称为“七贵”,包括段达、王世充、元文都、卢楚、皇甫无逸、郭文懿、赵长文。他们因政治地位显赫而得名(见《隋书·越王侗传》)。

二、泛指意义

在文学和史书中,“七贵”常被用作权贵阶层的代称。例如:

三、文化影响

该词反映了中国古代外戚干政的历史现象,并在文学创作中成为象征权力与阶级的典型意象。需注意,不同文献对“七贵”的具体成员可能略有差异,但核心均指向权势集团。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文选》《隋书》等原始史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七贵》的意思

《七贵》是指贵族中的七个重要地位的人物。在中国古代社会,贵族统治者通常有一些亲近的官员或成员,这些人被称为七贵,代表着统治者的权威和权力。

《七贵》的拆分部首和笔画

《七贵》的拆分部首是言字旁,部首拆分为两个部分:一边是十字,一边是丶。《七贵》的总笔画数为二十一画。

《七贵》的来源

《七贵》一词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期的《屈原》。在《离骚》中,“贵贱高下勿论”一诗中提到了七贵的概念。随后,《世语》、《左传》等古籍中也提到了类似的用法。

《七贵》的繁体字

《七贵》的繁体字为「七貴」。

《七贵》的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字形还未统一标准化,所以存在多种写法。一种古代写法是将「贵」字的下面添加一个「囚」字旁,形状类似「困贵」的字形。

《七贵》的例句

他是皇帝的亲信之一,被封为七贵之一。

《七贵》的组词

七贵团体、七贵朝廷、七贵等等

《七贵》的近义词

贵族、朝廷官员、皇帝的亲信等。

《七贵》的反义词

平民、百姓、庶民等。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