敷料的意思、敷料的详细解释
敷料的解释
(1) [dressing]∶包伤用品,绷带,用以覆盖疮、伤口或其他损害的材料(如软膏、纱布)
(2) [soak]∶治疗痛处或伤口用防腐或抗菌素溶液浸湿过的敷布
详细解释
外科用来包扎伤口的纱布、药棉等。
词语分解
- 敷的解释 敷 ū 布置,铺开,摆开:敷设。敷陈(铺陈,详细叙述)。敷衍(a.叙述并发挥,亦作“敷演”;b.做事不够负责或待人不恳切,只做表面上的应付;c.勉强维持)。 涂上,搽上:敷药。敷粉。 足够:入不敷出。
- 料的解释 料 à 估计,猜想:料想。预料。 可供制造其他东西的物质:材料。料子。备料。 喂牲口用的谷物:草料。 一种熔点较低的玻璃,用来制造器皿或工艺品:料器。 烹调时的调味品:调料。 整理,处理:料理。 量词
网络扩展解释
敷料是医疗领域中用于处理伤口或创面的辅助性材料,主要作用是覆盖、保护并促进愈合。以下从定义、分类、作用及适用范围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一、定义与基本概念
敷料指用于覆盖伤口或创面的材料,最初以传统纱布为主,现代发展为多种功能型材料。其核心功能包括吸收渗出液、隔离污染、促进愈合等。英文对应词为“Dressing”。
二、分类与常见类型
- 传统敷料
以干纱布、油纱为主,主要用于简单覆盖伤口和吸收渗液,但存在易粘连伤口、更换疼痛等问题,不适用于感染性伤口。
- 现代功能型敷料
- 交互式敷料:允许气体交换,平衡伤口湿度。
- 藻酸钙/银敷料:含抗菌成分,预防感染。
- 泡沫/水胶体敷料:高效吸收渗液,减少更换频率。
- 生物活性敷料:含高分子或生物材料,促进细胞再生。
三、主要作用
- 保护创面:防止机械损伤、化学刺激和细菌感染。
- 促进愈合:维持湿润环境,加速组织修复。
- 管理渗液:吸收分泌物,避免伤口浸渍。
- 减少疼痛:部分敷料可降低更换时的疼痛感。
四、适用范围
包括普通外伤止血、慢性溃疡(如糖尿病足)、术后创面护理等,需根据伤口类型选择合适敷料。
五、注意事项
感染性伤口需配合抗菌治疗,传统纱布不推荐用于复杂创面。现代敷料虽功能多样,但需在专业指导下使用。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产品,可参考医疗用品分类指南或咨询医护人员。
网络扩展解释二
敷料是用于包扎伤口或治疗伤病的一种材料。下面是敷料的详细信息:
一、拆分部首和笔画
敷料的拆分部首是⽥(田)和⺈(并列的两个叉)。根据《康熙字典》,敷料的总笔画数为8画。
二、来源
敷料一词源自于汉语。在古代,人们使用布料来包扎伤口或使用特定的药物覆盖伤口,以促进伤口愈合。这种做法逐渐演变为现代医疗中使用的敷料。
三、繁体
敷料在繁体中的写法为「敷料」,与简体字写法相同。
四、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敷料的字形可能略有不同。然而,由于敷料一词没有最早的汉字记录,我们无法准确得知其古时候的写法。
五、例句
1. 这种敷料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可以帮助伤口更快愈合。
2. 医生建议使用抗菌敷料来减少感染的风险。
3. 我在药店买了一些敷料和外用药品,准备自己处理小伤口。
六、组词
根据敷料的含义,可以组成以下相关词语:
1. 敷药:在伤口上覆盖药物进行治疗。
2. 敷贴:将敷料覆盖在伤口上并固定。
3. 敷布:用布料包扎伤口。
4. 敷治:使用敷料进行治疗。
七、近义词
与敷料意思相近的词语包括:
1. 包扎:用纱布等材料固定伤口。
2. 绷带:用于固定伤口或肌肉的弹性材料。
3. 药膏:可以涂抹在伤口上的药物。
八、反义词
敷料的反义词有:
1. 暴露:不使用敷料,使伤口暴露在外。
2. 裸露:也指伤口未被任何材料覆盖。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