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寡昧的意思、寡昧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寡昧的解释

(1).谓知识浅陋,不明事理。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平等寺》:“臣既寡昧,识无光远,景命虽降,不敢仰承,乞收成旨,以允愚衷。”《宣和遗事》后集:“盖以寡昧之资,藉盈成之业,言路壅蔽,导諛日闻,恩倖持权,贪饕得志。” 章炳麟 编《天讨·军政府<讨满洲檄>》:“其有壮士,寡昧不学,宜以此善道之,使知宗教殊途,初无邪正,黄白异种,互为商旅,苟无大害于我军事者,一切当兼包并容。”

(2).指寡昧的人。 宋 陈师道 《拟御试武举策》:“不自圣贤询於寡昧,延见田里之士,究观文武之宜。” 明 高启 《卧东馆简诸友生》诗:“良儔秉高谊,寡昧岂见忘!”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寡昧是古汉语中的复合词,需从构词和文献用例综合释义:

一、本义:形容君主昏庸无道

“寡”指德行浅薄,“昧”指昏聩不明,合指统治者缺乏明德、昏庸无能。

例证:

《宋书·后废帝纪》:“自朕临御亿兆,仍属寇戎,每念寡昧,常艰负荷。”

此处批判后废帝治国无能,导致国家动荡。

二、引申义:谦称自身德行不足

古代臣子或文人用此词自谦才德浅薄、见识短浅。

例证:

《晋书·王导传》:“臣以寡昧,忝荷重任。”

王导以此自谦,表示自己能力有限却身居高位。

三、词源与权威注释

据《汉语大词典》释义:

“寡昧:1.谓知识浅陋,不明事理;2.指昏聩的君主。”

《故训汇纂》引《玉篇》注:“昧,冥也”,强调其“昏暗不明”的核心语义。

使用说明

该词属文言遗存,现代汉语极少使用,仅见于历史文献或仿古语境。需结合具体文本区分“批判昏君”或“自我谦抑”的语境差异。


来源依据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2. 《故训汇纂》(商务印书馆)
  3. 二十四史(中华书局点校本)

网络扩展解释

“寡昧”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略有差异,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1. 知识浅陋,不明事理
    指人学识浅薄、缺乏见识,无法清晰理解事物本质。例如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提到“臣既寡昧,识无光远”,即自谦才疏学浅。

  2. 指代寡昧的人
    该词也可直接指称这类人,如宋代陈师道《拟御试武举策》中“不自圣贤询於寡昧”,意为圣贤不向浅陋之人求教。

二、出处与用法

三、相关辨析

四、总结

“寡昧”属于书面化表达,需结合语境判断具体指向。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演变,可参考《洛阳伽蓝记》等古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奥鲁白劫棒糖宝凤奔霆避头碧虚郎谗二次等顇族促揢大糦迭字覆巢毁卵负星贯联鬼鬼溜溜过给诂训学海德堡大学含忽和僦还东将军柱椒子瘠瘁街巡荆牛噤舌进占酒竈絶灭峻剂开怀儿客旅魁崛临祚栗玉花捋髭钱南班子秋迁全声肉皮散虑三韵繖子盐山癖试闱送给素辉泝源瞳睛颓节威光唯喏为学乡饮宾鲜曜邂逅相逢熙来攘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