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三韵的意思、三韵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三韵的解释

(1).诗之一体。每首六句,隔句用韵。 唐 白居易 《与微之书》:“餘习所牵,便成三韵,云:‘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鑾殿后欲明天。今夜封书在何处? 庐山 菴里晓灯前。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 宋 严羽 《沧浪诗话·诗体》:“有律诗至百五十韵者,有律诗止三韵者。”

(2).指曲一句六字三用韵。 明 沉德符 《野获编·词曲·西厢》:“ 元 人 周德清 评《西厢》云:六字中三用韵,如:‘玉宇无尘内,忽听一声猛惊。’及‘玉驄娇马内,自古相女配夫。’此皆三韵为难。”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三韵是汉语词汇中具有多重文化含义的复合词,其核心释义可从音韵学、文学体裁两方面解析:

  1. 音韵结构

    指由三个韵脚组成的诗歌形式。古代短诗常以三韵为结构基础,如唐代杜甫《曲江三章》采用三句一韵的格式。这种形式在民间歌谣中亦常见,体现汉语言简意赅的韵律特征。

  2. 诗体分类

    《中国诗学大辞典》记载,三韵诗特指全篇仅三韵的格律诗,包含六句三韵(隔句押韵)与三句三韵(句句押韵)两种变体。前者多见于五言绝句,后者常见于乐府民歌。

  3. 语言学范畴

    据《汉语大词典》释义,该词可指代三种声韵体系。魏晋时期音韵学家曾将汉字读音归纳为"平、上、去"三声韵部,这种分类法为后来四声理论奠定基础。

  4. 文化衍生义

    宋代以降,文人将三韵引申为创作标准,如《文心雕龙》提及的"三韵成章",强调诗歌应具备起承转合的完整韵律结构。此概念在后世戏曲唱词创作中仍有体现。

(文献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中国诗学大辞典》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文心雕龙校注》中华书局2012年版)

网络扩展解释

“三韵”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一、诗词中的三韵

  1. 诗体结构
    指一种六句组成的诗体,隔句押韵。例如唐代白居易在《与微之书》中提到的三韵诗,共六句,第二、四、六句押韵。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也提到“律诗止三韵”,即短篇律诗仅三组韵脚。

  2. 平仄韵律
    指诗词中平仄交替的韵律规则,表现为“平平平”“仄仄仄”的韵脚组合,强调声调高低的变化。

二、曲中的三韵

在元曲中,“三韵”指一句六字中三次用韵的特殊形式。例如《西厢记》中的“玉宇无尘内,忽听一声猛惊”,六字分三部分押韵,体现了曲词创作的技巧性。

其他领域的延伸

在茶文化中,“三韵”也被借用于描述普洱茶的色、香、味特点(如回甘、喉韵等),但此用法属于特定领域的引申义。

如需进一步了解诗词或茶文化中的具体例子,可参考上述来源网页。

别人正在浏览...

百般娇薄湿湿标拔鼈石不耦逋逃薮槽床馋痨陈戎冲散大观单疎盗嫂独清讹心发棱絓组故井河东何曾怀铅提椠回泬篲星鉴原较证斤斤较量衿情扃局积日累月就席跨鹤扬州狂蔽隶属溜开路境孽庶耦国盘魄前口儿奇思妙想人众融溶三洲曲商夷身板蛇鱼使妈水饼水头贪褊田正通封吞言咽理伪荆卿文界午酒相倾先日小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