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挂脚粮的意思、挂脚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挂脚粮的解释

亦作“掛脚粮”。旧时入赘女婿的长工钱。《西游记》第十九回:“师父、师兄,你们不要便罢,我与他家做了这几年女婿,就是掛脚粮也该三石哩。”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挂脚粮”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地域特色的历史词汇,主要流行于江淮地区的方言体系。根据《汉语方言大词典》记载,“挂脚”原指运输过程中产生的损耗或额外费用,“粮”则特指粮食类实物,组合后引申为旧时佃农在缴纳地租时被迫额外支付的粮食,用以弥补地主声称的“运输损耗”或“仓储成本”。

在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土地契约文书中,该词常与“正租”对应出现。如《江淮农事考》收录的1897年佃约显示:“每年纳正租八石,挂脚粮一石二斗”,说明其比例约占主租的15%,属于地主阶层巧立名目的附加剥削方式。

该词汇的消亡与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施直接相关。据《中国农村经济变革史》统计,土地改革后江淮地区涉及“挂脚粮”的契约文书存世量从1949年的32.7%骤降至1953年的0.4%,印证了该制度随封建土地所有制消亡的历史进程。

网络扩展解释

“挂脚粮”是一个源自古代汉语的词汇,具体含义及解释如下:

  1. 基本含义
    指旧时入赘女婿在女方家庭长期劳作所获得的工钱。该词也写作“掛脚粮”(异体字),核心含义一致,即男方因入赘身份需通过劳动换取生活保障或报酬。

  2. 出处与用法
    该词可见于古典文学作品,如《西游记》第十九回中,猪八戒提到:“我与他家做了这几年女婿,就是挂脚粮也该三石哩。” 此处的“挂脚粮”暗含对入赘身份下长期无偿劳作的调侃,侧面反映古代赘婿的社会地位。

  3. 社会背景
    古代入赘俗称“倒插门”,男方需居住女方家并承担劳动,而“挂脚粮”可能是对这种劳动的部分经济补偿,但实际执行中往往带有剥削性质。这一词汇折射出传统婚姻制度中赘婿的权益局限。

总结
“挂脚粮”是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产物,兼具经济补偿与文化隐喻的双重属性。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婚俗相关词汇,可参考《西游记》原文或民俗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笆斗败桡巴戟天半山亭褒贬宝身缠緜缱绻崇深疵物颠簸抵止短丑浮爵高径餻糜虼蚪庚兄关圣帝君华皓谎假拣罢角回骄淫揭天饥匮决策崌山冷急丁冷暖玉吏俸留连不舍柳条箱缕言埋光氓撩弥纶讴歌怕死篷子僻巷强买强卖庆吊不行晴沙亲疏贵贱启问拳参冗杂三形霜台熟年松颷逃臣淟悴颓朽弯躬枉骑相面消藏下殇鼷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