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弥纶的意思、弥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弥纶的解释

(1).统摄;笼盖。《易·繫辞上》:“《易》与天地準,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高亨 注:“《释文》引 京 云:‘準,等也。弥,遍也。’《集解》引 虞翻 曰:‘纶,络也。’弥纶即普遍包络。此二句言《易经》所讲之道与天地齐等,普遍包络天地之道。”《周书·尉迟运等传论》:“斯固弥纶三极,囊括百代。”《朱子语类》卷九八:“弥纶天地,该括古今。” 明 李东阳 《重进<大明会典>表》:“肆天心之厌乱,属圣主之开基。俊德神功,弥纶宇宙;宏纲大6*法,敷賁臣民。”《清史稿·礼志五》:“大行皇帝於皇上为禰庙,非七庙亲尽比,而功德弥纶,又当与列祖、列宗同为百世不祧之室。” 李群 《杀6*人篇》:“是故新旧之交,杀气弥纶;文运将开,劫运先至。”

(2).经纬,治理。《文选·李康<运命论>》:“言足以经万世而不见信於时,行足以应神明而不能弥纶於俗。” 吕延济 注:“言时君不能用之使广理於俗也。” 宋 陈亮 《谢郑侍郎启》:“弥纶妙手,经济长才。” 明 宋濂 《<郭考功文集>序》:“文学侍从之臣,亦皆传习经艺,彰露文采,足以备顾问,资政化,所以竭其弥纶辅翼之责,作其发扬蹈厉之勇。”

(3).综括、贯通。 汉 蔡邕 《太傅胡公碑》:“谭其旧章,弥纶古训。”《梁书·刘勰传》:“夫銓叙一文为易,弥纶羣言为难。” 唐 刘知几 《史通·覈才》:“向之数子所撰者,盖不过偏记杂説小卷短书而已,犹且乖滥踳駮,一至於斯,而况责之以刊勒一家,弥纶一代,使其始末圆备,表里无咎,盖亦难矣!”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上》:“论者弥纶群言,而研精一理。”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弥纶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弥纶”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mí lún,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有多层解释,以下是详细说明:

一、基本释义

  1. 统摄、笼盖
    指包容或涵盖广泛的事物。例如《周易·繫辞上》提到“《易》能弥纶天地之道”,即指《周易》包罗天地规律。
  2. 经纬、治理
    引申为对事物的规划或管理,如古代文献中常用来形容治国理政的智慧。
  3. 综括、贯通
    强调对复杂内容的整合与融会贯通。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以“弥纶群言”形容论述需综合各家观点。

二、文学与历史应用

三、现代用法

现代语境中,“弥纶”更多用于学术或文学领域,强调系统性思维或全面性总结,例如“该理论弥纶了多学科知识”。

四、字义分解

总结来看,“弥纶”兼具哲学深度与实用功能,既可用于抽象概念的概括,也可形容具体事物的整合与治理。

网络扩展解释二

弥纶的意思

《弥纶》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横跨、贯穿。

拆分部首和笔画

弥字的部首为弓,纶字的部首为糸,共计14个笔画。

来源

《弥纶》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侯乃引车骑五千人以犁破杨信军,……有伤左骨弯弥纶而已。”其中,“弥纶”指的是箭矢射入的伤口横贯左骨弯之处。

繁体

繁体字为「彌綸」。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弥纶》的写法有些不同,其中「纶」字在古时候写作「綸」。

例句

1. 无论你怎样努力,经历的失败和挫折都是你通往成功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道弥纶之路。

2. 作为一名演员,他弥纶于不同的剧种和角色之间,展现了自己的多面才华。

组词

1. 弥补

2. 纶音

3. 弥散

4. 弥漫

5. 纶巾

近义词

贯穿、穿越、横贯、贯串

反义词

中断、分割、切断、断开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