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绻绻的意思、绻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绻绻的解释

犹拳拳。恳切貌。 唐 韩愈 《答殷侍御书》:“非先生好之乐之,味於众人之所不味,务张而明之,其孰能勤勤綣綣,若此之至?” 明 唐顺之 《祭杨细林文》:“祠部君尚友四方之士,而尤綣綣于余。”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绻绻”是汉语中一个叠词形式的形容词,其核心含义为“情感深厚、缠绵不舍”。根据《汉语大词典》和《现代汉语应用规范词典》的释义,该词可拆解为以下两层内涵:

  1. 单字释义

    “绻”本义指丝线弯曲缠绕的状态,《说文解字》引申为“固结不解”,后发展为形容人与人之间难以割舍的情感牵系。例如《诗经·大雅》中“以谨缱绻”即用此义。

  2. 叠词强化

    通过叠用“绻”字构成“绻绻”,更加强调情感的真挚与持久性,常见于古典文学描述深厚情谊或离别愁绪,如白居易《寄元九》诗“岂是贪衣食,感君心绻绻”。现代汉语中多用于书面语境,表达对故土、亲友或往事的深切眷恋。

网络扩展解释

“绻绻”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quǎn quǎn,主要含义为恳切、真挚 的样子,常用来形容情感或态度的深切诚挚。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1. 词义核心:形容情感或态度恳切真挚,带有“念念不忘、心系于怀”的意味。
  2. 词性:形容词,叠词形式增强情感表达的浓度。
  3. 近义词:拳拳、恳恳、殷切。

二、来源与用法

  1. 语源:
    最早见于唐代韩愈的《答殷侍御书》:“非先生好之乐之,味于众人之所不味,务张而明之,其孰能勤勤绻绻,若此之至?”。
    明代唐顺之的《祭杨细林文》中也有使用:“祠部君尚友四方之士,而尤绻绻于余。”

  2. 语境:
    多用于书面表达,描述对人或事物的深切挂念、执着追求,或表达对他人的诚挚关怀。例如:

    • “他绻绻于故友之情,多年难以释怀。”
    • “信中字句绻绻,流露着对故乡的眷恋。”

三、注意事项

  1. 与“缱绻”的区别:

    • 绻绻(quǎn quǎn):侧重情感的真挚恳切。
    • 缱绻(qiǎn quǎn):多指缠绵难舍的情意,常用于形容恋人间的深情或事物姿态的美好。
      两者字形、发音均不同,需注意区分。
  2. 现代使用:
    因“绻绻”较为古雅,日常使用较少,多见于文学作品中。口语中更常用“恳切”“殷切”等词替代。


四、参考例句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查看汉典、沪江词典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白兔赤乌伴饭指挥使匾打侧卓茶茗撤回舂人楚铁寸土尺地达戈纹丁力凤雏风烛抚勉覆芘攻掠还质怀道迷邦怀怪缳首活脱儿缴纳介操瘠苦荆飞兢悚捐献开置克除课徒款段苦痛廊腰老趼莲座流视隆起卖厅角门缝名表郎官木作飘篷频緐千叮万嘱轻手软脚欺世惑众铨选热电冗剩商蕀善数审释视差十二时慢疏放叟叟温洛乌江呜噜小不点儿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