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绻绻的意思、绻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绻绻的解释

犹拳拳。恳切貌。 唐 韩愈 《答殷侍御书》:“非先生好之乐之,味於众人之所不味,务张而明之,其孰能勤勤綣綣,若此之至?” 明 唐顺之 《祭杨细林文》:“祠部君尚友四方之士,而尤綣綣于余。”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绻绻”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quǎn quǎn,主要含义为恳切、真挚 的样子,常用来形容情感或态度的深切诚挚。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1. 词义核心:形容情感或态度恳切真挚,带有“念念不忘、心系于怀”的意味。
  2. 词性:形容词,叠词形式增强情感表达的浓度。
  3. 近义词:拳拳、恳恳、殷切。

二、来源与用法

  1. 语源:
    最早见于唐代韩愈的《答殷侍御书》:“非先生好之乐之,味于众人之所不味,务张而明之,其孰能勤勤绻绻,若此之至?”。
    明代唐顺之的《祭杨细林文》中也有使用:“祠部君尚友四方之士,而尤绻绻于余。”

  2. 语境:
    多用于书面表达,描述对人或事物的深切挂念、执着追求,或表达对他人的诚挚关怀。例如:

    • “他绻绻于故友之情,多年难以释怀。”
    • “信中字句绻绻,流露着对故乡的眷恋。”

三、注意事项

  1. 与“缱绻”的区别:

    • 绻绻(quǎn quǎn):侧重情感的真挚恳切。
    • 缱绻(qiǎn quǎn):多指缠绵难舍的情意,常用于形容恋人间的深情或事物姿态的美好。
      两者字形、发音均不同,需注意区分。
  2. 现代使用:
    因“绻绻”较为古雅,日常使用较少,多见于文学作品中。口语中更常用“恳切”“殷切”等词替代。


四、参考例句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查看汉典、沪江词典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绻绻

绻绻是一个汉字词语,读音为quán quán。这个词形容物体隐隐约约、模糊不清的样子。

拆分部首和笔画

绻绻由纟(纤维)和又(右手)两个部首组成。它的总笔画数为11画。

来源

绻绻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鹤鸣》中:“维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绻唯之子,未有家室。”这里的绻绻指的是鸣声的模糊、不清晰之意。

繁体

绻绻的繁体字为纓纓。

古时候汉字写法

根据古代字书《说文解字》,绻绻的古时写法如下:




例句

1. 镜面上的倒影绻绻,让人看不清自己的真实模样。

2. 这幅画的线条绻绻,勾勒出一种模糊而神秘的美感。

3. 雾气弥漫在山谷间,使得远方的景色显得绻绻不清。

衍生组词

绻影:形容物体的影像模糊不清。

绻情:形容感情微妙、细腻。

绻乱:形容混乱不清的状态。

近义词

朦胧、模糊、隐约。

反义词

清晰、明朗。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