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维的意思、纲维的详细解释
纲维的解释
(1).总纲和四维。比喻法度。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不以此时引纲维、尽思虑。”《北齐书·循吏传·路去病》:“重以政乱时难,纲维不立,功臣内戚,请嘱百端。”《明史·张永明传》:“以整飭纲维为己任。” ********* 《兴中会宣言》:“盖 中国 今日政治日非,纲维日坏,强邻轻侮百姓。”
(2).维系;护持。《三国志·魏志·刘放传》:“又深陈宜速召太尉 司马宣王 ,以纲维皇室。”《世说新语·言语》“ 陶公 疾篤,都无献替之言,朝士以为恨” 刘孝标 注引《陶氏叙》:“ 侃 少有远概,纲维宇宙之志。”《魏书·彭城王勰传》:“诚宜永兼将相,以纲维内外。”
(3).犹纲领。 宋 朱熹 《<中庸>章句序》:“歷选前圣之书,所以提挈纲维,开示藴奥,未有若是之明且尽者也。” 朱自清 《白采的诗》:“这样才可绝断众流,独立纲维,将主人公自己整个儿一丝不剩地捧给我们看。”
(4).寺庙中的司事僧。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寺塔记上》:“又寺先有僧,不言姓名,常负束藳,坐卧於寺两廊下,不肯住院。经数年,寺纲维或劝其住房,曰:‘尔厌我耶?’”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续集·支植下》:“ 卫公 言北都惟 童子寺 有竹一窠,纔长数尺,相传其寺纲维每日报竹平安。”
词语分解
- 纲的解释 纲 (綱) ā 提网的总绳。 事物的关键部分:大纲。纲领。纲目。纲要(.提纲;.概要)。 中国从唐代起转运大批货物所行的办法:一纲(把货物分批运行,每批车辆船只的计数编号)。花石纲。生辰纲。 生物学分
- 维的解释 维 (維) é 系,连结:维系。维絷。 保持:维持。维护。维修。维生素。 纲:纲维(总纲,亦指法度)。 数学名词,几何学及空间理论的基本概念,通常的空间有“三维”,平面是“二维”,直线只有“一维”。
网络扩展解释
“纲维”一词的详细解释如下,综合了不同语境下的多重含义及文献用例:
1.比喻法度、制度
指国家或社会的总纲与基本准则,常用来强调治理秩序。例如:
- 《三国志》提及“刘璋纲维颓弛”,指益州法度松弛;
- 《明史》载张永明“以整饬纲维为己任”,即整顿国家制度。
2.维系、护持
表示对重要事物的支撑与维护。例如:
- 《三国志·魏志》提到“纲维皇室”,即维护皇室权威;
- 《世说新语》注引陶侃“纲维宇宙之志”,体现匡扶天下的抱负。
3.纲领、总纲要领
指事物的核心框架或主旨。例如:
- 朱熹评价《中庸》能“提挈纲维”,即提纲挈领地展现纲领;
- 朱自清认为诗歌应“独立纲维”,突出核心思想。
4.寺庙中的司事僧
佛教术语,指寺院内负责管理事务的僧人。
典型例句
- 历史治理:“彼时君明臣良,足以纲维天下”();
- 社会警示:“上陵下替,纲维不立”暗喻秩序崩坏()。
此词多用于文献与历史语境,现代使用较少,需结合具体背景理解。
网络扩展解释二
纲维(gāng wéi)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由“纲”和“维”组成。下面我将为您提供关于纲维的一些相关信息。
拆分部首和笔画:
- “纲”字的部首是“糸”(mì),它包含7个笔画。
- “维”字的部首是“纟”(sī),它包含8个笔画。
来源:
“纲维”一词最早见于《注礼记·儒行》篇:“著教之纲既维。”意思是建立教育的大纲,以确保教育体系的维系与延续。
繁体字:
在繁体字中,“纲”字和“维”字保持不变。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的使用方式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是对于“纲维”一词,并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
例句:
- 学习要牢记纲维,才能做到始终如一。
- 想要成功,必须牢牢把握住纲维,不偏离正道。
组词:
与“纲维”有关的一些成语有:纲纪(gāng jì)、纲举目张(gāng jǔ mù zhāng)、纲常(gāng cháng)等。
近义词:
与“纲维”意思相近的词有:纲要(gāng yào)、核心(hé xīn)、主旨(zhǔ zhǐ)等。
反义词:
与“纲维”意思相反的词有:杂乱(zá luàn)、混乱(hùn luàn)、离散(lí sàn)等。
希望以上内容对您有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