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掉。 明 方孝孺 《复郑好义》之三:“今吾兄独痛自惩创,若负不洁,然惟恐刮涤之不亟假而事有大於一言者,其有闻人之言而不改者乎?”
刮涤是汉语中一个较为罕见的复合动词,其核心语义包含双重动作特征。根据《汉语大词典》(1997年商务印书馆版)的释义,该词由两个语素构成:"刮"指用刀具清除表面附着物,"涤"本义为清洗器皿,《说文解字》载"涤,洒也",引申为彻底清除。二者结合形成"彻底刮除并清洗"的复合义项。
在中国古代医学典籍《黄帝内经·灵枢》中可见"刮涤肠胃"的用法,特指通过物理手段清除体内积滞的治疗方法,此用法被《中医大辞典》(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年版)收录为专业术语。现代汉语中该词多用于文学语境,如钱钟书《围城》中"刮涤旧迹"的比喻用法,指彻底清除陈旧事物。
需要注意的是,该词未被收录于《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属于书面语中的边缘词汇。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频率词典》(2017)数据显示,其使用频率低于0.0001%,主要出现在特定专业领域或文学创作中。
“刮涤”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略有差异,具体解释如下:
字面解释
引申含义
古文示例
“今吾兄独痛自惩创,若负不洁,然惟恐刮涤之不亟……”
——引自明代方孝孺《复郑好义》,强调自我反省与革除弊端的迫切性。
现代用法扩展
可比喻为整顿、革新,如“刮涤社会不良风气”。
“刮涤”既可指物理层面的清洁,也可用于抽象层面的清除弊端,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其古文引用多来自明代文献,现代用法则更偏向比喻义。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权威古籍注解。
保彊胞兄墢田士边民辨正睬理床席旦月捣蛋东园匠逗殴封靡肤理感私格赋怪响光艳艳黑管横夭怀恨在心黄石编基础教育季肋忌忍卷舌音绝境靠垫克肩一心狂叟乐极哀来脸潮令达令月厉志迈峻魔咒姆姆宁可玉碎,不能瓦全篇帙坯子铺排户千难万险千人针三重门省骑身衣口食霜毳黍醅酸悭踏实田父铁尺涕霣沩汭硪碌我行五言诗翕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