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贡的珍宝。 汉 班固 《东都赋》:“天子受四海之图籍,膺万国之贡珍。”
“贡珍”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贡珍”指进贡的珍宝,即古代臣民或属国向朝廷献纳的珍贵物品。拼音为gòng zhēn。
该词最早见于汉代班固的《东都赋》:“天子受四海之图籍,膺万国之贡珍。”
(翻译:天子接收四海的版图典籍,接受万国进献的珍宝。)
词语性质
多数权威词典(如汉典、百度百科)将其定义为普通词语,强调“进贡”与“珍宝”的结合。
成语化解释
部分资料(如查字典)将其视为成语,解释为“奉献珍贵之物”,并延伸出“形容个人或组织无私贡献宝贵资源”的寓意。
“贡珍”本义聚焦于古代进贡制度,现代可引申为重要贡献。需注意其作为普通词语与成语用法的差异,具体语境中需结合权威解释。
《贡珍》是一个成语,意为将宝贵的物品献给君主或上级。这个词的背后寓意着对君王或上级的尊敬和敬意。
《贡珍》是由贝部和珍部组成的,贝部担任声母,珍部则代表义。
贝部的拆分部首是贝字,笔画数为4画(《康熙字典》),而珍部的拆分部首是王字,笔画数为5画(《康熙字典》)。
《贡珍》源自于古代中国的宫廷礼仪,在封建时期,臣子或国家将宝贵的珍宝、珍品贡献给帝王或上级,以示忠诚和效忠。
繁体字中,《贡珍》的写法为「貢珍」。
在古代汉字中,《贡珍》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是以贝部和珍部为基础。当时演变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差异。
1. 他将自己的最珍贵的宝石作为礼物,贡珍给皇上。
2. 在重要的国际会议上,我们必须贡珍自己的智慧和经验。
组词:贡品、贡献、珍贵
近义词:进贡、贡献
反义词:接纳、索取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