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謂修德屬個人,不得兼代。《兒女英雄傳》第十三回:“這燒香可是神佛兒的事情,‘公修公德,婆修婆德’,咱‘各人兒洗面兒各人兒光’,你不要,可行不的。”
“公修公德,婆修婆德”是一個漢語成語,其核心含義是每個人需自行修養品德,無法替代他人完成。以下是詳細解析:
字面解釋
字面指“公公修公公的德行,婆婆修婆婆的德行”,比喻個人品德需自行修養,不可由他人代勞。
例如《兒女英雄傳》第十三回用燒香比喻:“各人兒洗面兒各人兒光”,強調個人需承擔自身責任。
延伸理解
部分現代解釋(如)将其拆分為“公德”與“私德”:
該成語提醒人們:
若需進一步了解成語接龍或例句,可參考相關詞典(如、)。
《公修公德,婆修婆德》這個詞是指公共事務中個人應當修養自己的德行,并以良好的道德行為示範給他人。這個詞拆分出來的部首是公和德,公表示公共、公益,德表示道德、品行。以《康熙字典》的筆畫統計,公修公德這個詞的總筆畫數是15個。
《公修公德,婆修婆德》這個詞來源于中國傳統文化,強調個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念。在公共事務中,個人應當樹立良好的道德榜樣,以自身行為影響他人、傳承優秀的品德。
在繁體字中,公修公德可以寫成「公修公德,婆修婆德」。這些繁體字保留了古代形狀,體現了漢字的演變與傳承。
在古時候漢字寫法中,公修公德可以寫成「公修公德,婆修婆德」。這些古代字形通過演變和整理,形成了現代漢字的書寫規範。
例句:
1. 作為一名公務員,他始終堅持公修公德,廉潔奉公。
2. 婆修婆德的家庭是社會的基石,為下一代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組詞:
公益、公共、修身、修養、道德、品行、德行、良好、示範、傳承
近義詞:
公德弘揚、修身養性、道德操守、品德高尚
反義詞:
私心雜念、為人不誠、不道德、行為失範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