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无逸的意思、无逸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无逸的解释

(1).不贪图安乐。《书·无逸》:“呜呼,君子所其无逸。”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卢谌‘感交’》:“自顾非杞梓,勉力在无逸。” 章炳麟 《訄书·原变》:“以是为忧,故‘无逸’之説兴,而‘合羣明分’之义立矣。”

(2).《书》的篇名。《书·无逸序》:“ 周公 作《无逸》。” 孔 传:“中人之性好逸豫,故戒以《无逸》。” 明 李东阳 《元日早朝》诗:“拟将《无逸》陈 周 戒,咫尺君门奈远何?” 罗惇曧 《文学源流·周秦诸子总论》:“至於《无逸》开奏议之先,《金縢》啟哀册之体。”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无逸”是汉语古典文献中的专有词汇,最早见于《尚书·无逸》篇,原指周公告诫成王不可沉溺享乐、需勤政爱民的治国理念。从语义结构分析,“无”表示否定,“逸”指安逸放纵,合为“不贪图安逸”的核心含义。

在词典释义层面,该词具有三重内涵:

  1. 勤勉自律:强调克制个人欲望,《说文解字》释“逸”为“失也”,引申为超越规范,故“无逸”蕴含自我约束的德行要求(来源:汉典网);
  2. 治国纲领:作为《尚书》篇名,特指统治者需“先知稼穑之艰难”,关注民生疾苦(来源:国学大师《十三经注疏》);
  3. 哲学范畴:宋代理学家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将其提升为“存天理灭人欲”的实践原则,赋予道德修养层面的普适性(来源: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库)。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多用于学术讨论或引经据典的语境,例如在论述传统文化中的廉政思想时,常援引《无逸》篇的“君子所其无逸”作为经典论据(来源:汉典网古籍例句库)。

网络扩展解释

“无逸”一词的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1. 字面意义
    指“不贪图安乐”,强调不沉溺于享乐或安逸生活。例如《尚书·无逸》中记载:“呜呼,君子所其无逸”,意为君子应始终避免放纵享乐。

  2. 《尚书》篇章
    作为《尚书》的篇名,《无逸》是周公为劝诫周成王勤政而作,内容强调统治者需克制私欲、勤勉治国。


二、引申与用法

  1. 成语含义
    作为成语,“无逸”形容忙碌无暇或生活困苦的状态。例如南朝江淹的诗句“勉力在无逸”,即表达努力奋斗而无暇安逸。

  2. 使用场景

    • 描述个人勤勉工作,如“政苛则无逸乐之士”(邓析语)。
    • 指代艰苦环境,如章炳麟在《訄书》中用“无逸”比喻社会变革中的奋斗精神。

三、文化关联

  1. 历史背景
    《无逸》篇反映了周初“敬天保民”思想,主张统治者需以身作则,避免骄奢。
  2. 现代引用
    常见于书法、匾额,如“所其无逸”被用于警示自律。

如需更多例句或文献出处,可参考上述来源网页的完整内容。

别人正在浏览...

百体谤诵博学鸿儒侪辈沉冤莫白窜匿打脸挂须丹山鸟丹帜大填点交笛簟揲蓍草第一品腭裂仿洋芥蓝噶喇关闬诂释横祸非灾兼裳监督交识截教洁治口不择言拉话连排躐跻力尽淩澌买收旁见侧出蟠幽敲火乞留乞良铨録缺典衢国三人成市虎砂汞商敌升降机声吞气忍深化改革审虑适当其冲食谱十捉九着速即庭兽通缄透髓豚栅柝境睕睕先配贤亲卸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