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朝廷;官家。《汉书·杨恽传》:“是故身率妻子,勠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 颜师古 注:“充县官之赋敛也。” 宋 叶适 《跋义役》:“且此钱合而计之,岁以千百巨万,既不归公上,官人知自爱,又不敢取,谁则有此?”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财计》:“故公上赋税,有粟米之征、布缕之征是也。”
(2).复姓。 战国 时 墨子 弟子有 公上过 。见《吕氏春秋·高义》。
“公上”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朝廷/官家
指代国家或官方机构,多用于古代文献。例如《汉书·杨恹传》中提到“以给公上”,意为向朝廷缴纳赋税。宋代叶适的《跋义役》中也有“既不归公上”的表述,强调赋税归属官方。
复姓
作为姓氏使用,如战国时期墨子的弟子公上过(见于《吕氏春秋·高义》)。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查阅《汉书》《吕氏春秋》等古籍原文,或参考权威词典如《汉语大词典》。
《公上》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上升”或“走进,投奔”。通常用于形容某人或物体向上移动、进入或加入某个集体、组织或地方。
《公上》的部首是“公”(gōng),共有4画。
《公上》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其中“公”表示人群或集体,而“上”表示向上或进入。合并起来,成为一个表示“上升”或“走进”含义的独立词语。
《公上》的繁体字为「公上」。
在古代汉字中,有多种不同的写法。如《说文解字》中的写法为「工上」,意义相同。
1. 他努力学习,不断自我提升,终于成功地从一个普通员工向上公上为经理。
2. 小鸟扇动翅膀,公公上了天空。
1. 上升:向上移动或增加。
2. 公司:一个由人组成的商业组织。
3. 上山:朝着山的高处行进。
1. 登顶:攀登山峰的顶部。
2. 进入:走进或加入某个地方或组织。
3. 提升:向上移动或提高。
1. 下降:向下移动或减少。
2. 离开:离开或退出某个地方或组织。
3. 降低:向下移动或减少。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