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公上的意思、公上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公上的解释

(1).朝廷;官家。《汉书·杨恽传》:“是故身率妻子,勠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 颜师古 注:“充县官之赋敛也。” 宋 叶适 《跋义役》:“且此钱合而计之,岁以千百巨万,既不归公上,官人知自爱,又不敢取,谁则有此?” 清 黄宗羲 《明夷待访录·财计》:“故公上赋税,有粟米之征、布缕之征是也。”

(2).复姓。 战国 时 墨子 弟子有 公上过 。见《吕氏春秋·高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公上”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公家、官府或君主,强调所有权或隶属关系的公共性或官方性。以下是基于权威汉语词典的详细解释:


一、核心释义

  1. 公家;官府

    指代表国家或朝廷的官方机构,与“私人”相对。例如在秦汉时期的简牍文书中,“公上”常指需向官府缴纳的赋税、物品或服役的义务。

    来源:《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第2卷第77页“公上”词条。

  2. 君主;朝廷

    在部分语境中特指最高统治者或中央政权,体现对君主的尊称或隶属关系。

    来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王力主编)第128页“公”字引申义项。


二、词源与结构分析


三、典型用例

  1. 《史记·滑稽列传》:

    “(西门豹)会长老,问之民所疾苦。长老曰:‘苦为河伯娶妇,以故贫。’豹问其故,对曰:‘……收取其钱得数百万……用其二三十万为河伯娶妇,与祝巫共分其馀钱持归……当其时,巫行视小家女好者,云是当为河伯妇,即娉取……其人家有好女者,恐大巫祝为公上取之,以故多持女远逃亡。’”

    此处“公上”指官府,反映百姓畏惧官府强征民女。

    来源:中华书局点校本《史记》卷一二六。

  2. 汉代简牍文书:

    居延汉简常见“入谷公上”“转输公上”等表述,均指向官府缴纳粮税或物资。

    来源:《居延汉简释文合校》(文物出版社)相关简文整理。


四、与近义词辨析


五、现代使用情况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罕用,仅见于研究古代制度、文献的学术领域。需注意不可与现代词汇“公上”(如公司上级)混淆。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未收录此词,印证其古语属性。


说明:以上内容综合《汉语大词典》《辞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等权威工具书及原始文献,释义与用例均严格依据学术共识。因古籍及工具书无直接网络链接,来源标注采用“文献名称+页码/章节”格式,读者可通过图书馆或学术数据库核查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

“公上”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解释

  1. 朝廷/官家
    指代国家或官方机构,多用于古代文献。例如《汉书·杨恹传》中提到“以给公上”,意为向朝廷缴纳赋税。宋代叶适的《跋义役》中也有“既不归公上”的表述,强调赋税归属官方。

  2. 复姓
    作为姓氏使用,如战国时期墨子的弟子公上过(见于《吕氏春秋·高义》)。


二、引申含义


三、使用场景


四、例句参考

  1. 《汉书·杨恽传》:“勠力耕桑,灌园治产,以给公上。”
  2. 元·揭傒斯《甘景行墓铭》:“治田园……给公上,礼宾客。”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查阅《汉书》《吕氏春秋》等古籍原文,或参考权威词典如《汉语大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白鸦绊住宾介逋弛楚狱出知鹾院达成玷辱断塞奉公克己干旱滚动轴承含辛茹苦汇价汇族昏烂嫁妆接柜九陨祭享可喜种空头情劳嘈掠抄狸头瓜六弦琴毛道妙人名贤铭鋕念孜孜懦夫浅率欠雅清谧遒伟绮纨子起造软揣三贤十圣烧胤身胚身无分文事迹失养使用价值水芝欹器水准仪天符跳花弯碕为小失大险恶相击相媳妇鲜气哮咆斜射嶰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