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抱薪救火的意思、抱薪救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抱薪救火的解释

[carry faggots to put out a fire;take oil to extinguish the fire] 抱着柴草救火。比喻欲除其害,反助其势

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史记·魏世家》

详细解释

比喻以错误的做法去消灭祸患,反而使祸患扩大。《战国策·魏策三》:“以地事 秦 ,譬犹抱薪而救火也,薪不尽,火不灭。”《史记·魏世家》作“譬犹抱薪救火”。《汉书·董仲舒传》:“法出而姦生,令下而诈起,如以汤止沸,抱薪救火,愈其亡益也。” 宋 王安石 《上运使孙司谏书》:“常恐天下之势,积而不已,以至于此,虽力排之,已若无奈何,又从而为之辞,其与抱薪救火何异?”《宋史·李宗勉传》:“或谓其势彊盛,宜於讲和,欲出金繒以奉之,是抱薪救火,空国与敌矣。”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抱薪救火”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bào xīn jiù huǒ,其核心含义是用错误的方法解决问题,反而使问题更加严重。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基本释义


二、出处与典故

  1. 文献记载:
    • 出自《战国策·魏策三》:“以地事秦,譬犹抱薪而救火也,薪不尽,火不灭。”
    • 《史记·魏世家》也有类似记载,魏国割地求和秦国,反而加速灭亡。
  2. 历史背景:战国时期,魏国屡遭秦国侵犯,大臣苏代劝谏魏王停止割地,否则如同“抱薪救火”,但魏王未采纳,最终导致灾祸扩大。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火上浇油、饮鸩止渴 釜底抽薪、雪中送炭
适得其反、南辕北辙 根除祸患、曲突徙薪

(来源:)


四、使用场景


五、例句参考

“用不道德的手段推行道德,犹如抱薪救火;用暴力惩罚不道德,如同以暴易暴。”


通过这一成语,可以反思解决问题时需注重方法合理性,避免“治标不治本”。如需更多典故细节,可查看《史记》或《战国策》相关章节。

网络扩展解释二

抱薪救火的意思: 抱薪救火是一个成语,意为在火灾中持薪而站,把有可能引起更大危险的东西小心保护起来。这个成语形象地比喻采取不恰当的措施来解决问题,反而使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拆分部首和笔画: 抱薪救火的部首可以拆分为手旁(扌)和艹旁(草字头),共有10个笔画。 来源: 抱薪救火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左传·昭公五年》:“穆公戏城子焚之,公急携人救之,袒其身而负之,出入尽力,以自救。救火之功,于身为己,不烦有司。”文中的“袒其身而负之,出入尽力,以自救”的意思就是指人们用身体保护着薪木,以防止火势蔓延。后来,这个典故演变成了一种比喻。 繁体: 抱薪救火的繁体字为「抱薪救火」,没有变化。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时候汉字写法与现在相同,都是「抱薪救火」。 例句: 他本来想通过一些不正当手段来解决问题,结果却抱薪救火,使情况变得更加糟糕。 组词: 抱薪救火是一个成语,没有特定的可组词。 近义词: 近义词包括火上加油、自食其果等。 反义词: 反义词包括化干戈为玉帛、化威胁为利益等。

别人正在浏览...

安石榴爊煎白撞雨暴突伯伯迟迟斥谴窜辱搭路紞然大序冬米遁世离俗方寸之地梵磬風謗桻子给假蚼蠋广文馆黑龌嘑旦恢张交酬谨悌久历风尘疾恶如风菊醑举足轻重匡勷连船理比零余缪节南山三壮士难心淖衍内乘铺眉苫眼峭急惬素软步儒科扫竹设戟侍侯水笔水晶鱼搜刔睃见抬贴探兵踏踏玛儿擿辨贴送偷幸诬告无损于无嫌忤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