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劳美德。《庄子·渔父》:“功美不有,爵禄不持,大夫之忧也。”《后汉书·循吏传·孔融》:“虽尝陈其功美,欲以厚於见私,信於为国,不求其覆过掩恶,有罪望不坐也。” 宋 曾巩 《移沧州过阙上殿札子》:“其於劝帝之功美,昭法戒於将来,圣人之所以列於经,垂於世教也。”
功美
“功美”为古汉语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功绩与美德”,强调对社会或个人的贡献与品格的赞誉。《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功劳与美德”,多用于形容人的德行与成就双重价值。例如《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中“立功”即与“功美”内涵相通。
从词源演变看,“功”本义为劳作成果(《说文解字》释作“以劳定国”),“美”则指德行美好(《释名》称“美者,德之光辉”)。二字的结合在汉代文献中已见端倪,如《汉书·艺文志》有“致功美于礼乐”的表述,特指通过礼乐教化实现社会功业与人文之美的统一。
近义词包括“勋德”(《尚书·周官》注:“勋,功也;德,行也”)、“德业”(《周易·系辞》:“盛德大业”)。现代多用于历史评述或文学创作,如评价历史人物时称“其功美兼备,足为后世法”(参考《中国历史大辞典》词条)。
资料来源:
“功美”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多个来源进行解释:
“功美”指功劳与美德,通常用于描述个人或集体的功绩与高尚品质的结合。例如《庄子·渔父》中提到“功美不有,爵禄不持”,强调不居功自傲的态度。
如需更多例句或文献原文,可参考《庄子》《后汉书》等典籍,或通过查字典等工具查询。
哀荒闇人暴悍逼捐仓龙惨悸长扇颤震窗扇串贯打鬨德本杜诗韩集杜隙遏行云番族風起雲湧覆盆子富岁鲋隅嘎嘣脆根证宫音钩谶钩罣瓜子脸贵干跪起灸诈讥正局力扣额狂吠料拣厉妖鸾凤友鹿脯路面冒拜门尹描头画角磨杵成针配搭儿佩玦辔靷噼里嘭啷平存敲句囚车入服三甲山海生遂胜状设心处虑师姥水容司的克玩轻小屈大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