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禄的意思、贡禄的详细解释
贡禄的解释
贡赋和俸禄。《荀子·正论》:“爵列尊,贡禄厚,形势胜,上为天子诸侯,下为卿相士大夫,是荣之从外至者也,夫是之谓埶荣。” 杨倞 注:“贡谓所受贡赋,谓天子诸侯也;禄谓受君之禄,卿相士大夫也。”
词语分解
- 贡的解释 贡 (貢) ò 献东西给上级,古代臣下或属国把物品进献给帝王:进贡。纳贡。贡献。贡品。贡赋。 封建时代给朝廷荐举人才:贡生(指经科举考试升入京师国子监读书的人)。贡举。 姓。 笔画数:; 部首:贝;
- 禄的解释 禄 ù 古代官吏的俸给:禄米。禄位(借指官职)。禄蠹(指追求官禄的人)。禄食。俸禄。无功受禄。 福:“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 姓。 笔画数:; 部首:礻;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贡禄"是古汉语中的复合词,其含义需从"贡"与"禄"的本义及古代制度背景综合理解:
-
"贡"的本义与制度含义
- 本义:指进献物品给地位尊贵者或朝廷。《说文解字》释"贡"为"献功也",强调下级向上级、地方向中央进献物品或赋税。
- 制度含义:在先秦至封建时代,"贡"是国家财政的重要形式,指诸侯、臣属或地方向君主、中央朝廷进献的土特产、珍宝或赋税。如《尚书·禹贡》记载了九州向中央的贡物制度。
-
"禄"的本义与制度含义
- 本义:指福气、福分。《说文解字》释"禄"为"福也"。
- 制度含义:指官吏从国家(君主)处获得的固定报酬,即俸禄、薪俸。这是君主对臣下服务的酬劳与恩赐,是其生活来源和地位的象征。如《周礼·天官·大宰》有"以八柄诏王驭群臣...四曰禄"的记载。
-
"贡禄"的合成含义
- 核心含义:"贡禄"作为一个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是指臣属或地方向君主、中央朝廷进献的贡品和赋税,以及君主作为回报赐予臣下的俸禄。它体现了古代政治经济关系中自上而下的赋税征收与自下而上的恩赐酬劳的双向流动。
- 制度体现:这个词概括了古代国家财政和官僚体系运行的基础。地方和臣民通过"贡"履行对中央的义务,中央则通过"禄"维持官僚体系的运转和对臣下的控制。如《礼记·王制》虽未直接使用"贡禄"一词,但其描述的"制国用"、"颁爵禄"等制度,正是"贡禄"关系的体现。
- 引申理解:有时也泛指国家财政收支或君臣之间的经济义务与酬劳关系。
"贡禄"指古代臣属或地方向君主、朝廷缴纳的贡赋(贡),以及君主赐予臣下的俸禄(禄),是维系古代中央集权国家政治经济秩序的核心制度之一,体现了权力与义务、征收与酬劳的双向关系。
参考来源:
- 《说文解字》 (汉·许慎撰):中国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和考究字源的字典,权威解释汉字本义。可参考中华书局版或在线数据库如国学大师。
- 《尚书·禹贡》:儒家经典《尚书》中的一篇,详细记载了上古九州的地理、物产及贡赋制度,是理解"贡"之制度的重要文献。可参考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本或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 《周礼》:儒家经典,记载先秦职官与制度,其中《天官·大宰》等篇明确记载了"禄"作为管理臣下的"八柄"之一。可参考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本或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 《礼记·王制》: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一篇,系统记述了古代封国、爵禄、赋税、祭祀等国家制度,是理解"贡"、"禄"制度背景的重要文献。可参考中华书局《十三经注疏》本或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网络扩展解释
“贡禄”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一、基本词义
“贡禄”由“贡”和“禄”组合而成:
- 贡:指臣民或属国向朝廷进献的赋税或物品,如粮食、珍宝等。
- 禄:指官员从君主处获得的俸禄或职位待遇。
二、引证与历史语境
《荀子·正论》中提到:“爵列尊,贡禄厚,形势胜,上为天子诸侯,下为卿相士大夫。”
- 杨倞注解进一步说明:
- 贡:指向天子、诸侯缴纳的赋税(如地方进贡);
- 禄:指卿相、士大夫等官员的俸禄。
三、综合理解
该词反映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
- 上层阶级(天子、诸侯):通过“贡”获得财富;
- 官僚阶层(卿相、士大夫):通过“禄”维持地位。
参考资料说明
以上解释综合了查字典(高权威性)和古籍注解(低权威性网页)的内容。如需更完整的古籍原文,可查阅《荀子》相关篇章。
别人正在浏览...
白鹤峰别具肺肠宾鸟弊帷摴蒱锦篡窃大和岱宗大楷丹哥懂得剟取放哨方喻烦拿風樹富可敌国富余贡奉公职人员苟然刮鼻子刮骨盐关嶮龟缩齁齁浑厚魂惊魄惕祸福相生曒日诫慎精采秀发进迈辑洽靠己空侣宽洪刲股梨颊令式埋藏脉脉相通木呆髼髼醗醅乾馏乾象穷远求亲胜侣势刀铜铩十滴水石癖属附说得嘴田备透明体晚筀无柯献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