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公海的意思、公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公海的解释

[open sea;high seas] 不受任何国家权力支配各国共同使用的海域

详细解释

指沿海国管辖范围(包括领海、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以外的广大海域。有些发展中国家主张以“国际海域”(即国家管辖范围以外的海域)代替“公海”这一名称。公海(或国际海域)及其资源原则上应当为世界各国所共有,应当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由各国共同管理、合理使用。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公海是指各国内水、领海、群岛水域和专属经济区以外,不受任何国家主权管辖或支配的海洋区域。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第七条,公海是全人类的共同财产,所有国家均享有和平利用的权利,任何国家不得通过主权要求、使用或占领等方式将其据为己有。

核心法律特征:

  1. 非主权性

    公海不属于任何国家的领土组成部分,各国不得对其行使管辖权或主张主权(《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89条)。

  2. 平等使用原则

    所有国家(无论沿海国或内陆国)在公海上享有航行、飞越、捕鱼、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以及科学研究等自由(《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87条)。

  3. 和平目的义务

    公海应专为和平目的使用,禁止军事冲突或威胁他国安全的行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88条)。

  4. 人类共同继承财产

    公海资源属全人类共有,其开发需兼顾代际公平与生态保护(《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36条)。

汉语词典释义补充:

权威参考来源:

  1.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联合国官网提供公约全文:

    https://www.un.org/depts/los/convention_agreements/texts/unclos/unclos_e.pdf

  2. 中国政府对UNCLOS的批准文件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书(1996年):

    中国人大网:关于批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决定

  3. 国际海事组织(IMO)对公海航行规则的解释

    IMO:公海航行安全指南

公海制度通过平衡国家自由与全球责任,成为维护海洋秩序、促进国际合作的重要基石。

网络扩展解释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相关国际法规定,公海的定义和法律地位可归纳如下:

一、基本定义

公海指不属于任何国家主权管辖的国际海域,具体范围包括:国家专属经济区(200海里)、领海(一般12海里)、内水及群岛水域之外的全部海洋区域。例如,当船舶驶离某国领海进入200海里外的海域时,即进入公海范围。

二、法律地位

  1. 非主权属性:公海不隶属于任何国家领土,任何国家不得对其主张主权或行使管辖权。
  2. 全人类共有:公海资源(如渔业资源、海底矿产)属于全人类共同继承财产,需通过国际合作管理。

三、核心原则——公海自由

根据公约第87条,公海自由包含六大权利:

  1. 航行自由(如各国船舶可无害通过)
  2. 飞越自由
  3. 铺设海底电缆和管道
  4. 建造合法人工设施
  5. 捕鱼自由(需遵守国际渔业协定)
  6. 科学研究自由。

四、特殊说明

可通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全文或国家海洋局官网获取更详细的法律条文解释。

别人正在浏览...

哀告八百诸侯般尔伴灵长阔乘鄣稻稷倒悬斗衡方施反语酆都城风狂雨横橄榄球运动根连株拔供馈功作光岳挂一钩子规谟弘长宦达欢饮火兆家绪济理惊飇进戍掎蹠拘挛儿俊灵距人千里款慢来假岚气冷板凳烈义笭床吝惜论平逻络谋臣培护潜启浅易清臣射天收敛殊匹速福特耸啼明鸡铜鲸王珧玩寇乌号相返枭散消澌吸溜疎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