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疏直的意思、疏直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疏直的解释

亦作“疎直”。亦作“踈直”。正直,坦率;粗疏率直。《孔丛子·陈士义》:“夫 东閭子 外质顽拙,有似疏直,然内怀容媚諂鬽,非大丈夫之节也。”《三国志·吴志·虞翻传》:“ 翻 性疏直,数有酒失。”《新唐书·刘蕡传赞》:“ 蕡 与诸儒偕进,独讥切宦官,然亦太疏直矣。” 明 方孝孺 《又上蜀府启》:“窃念平生野性踈直,为文亦多激切,少温婉之韵。”《明史·文苑传四·焦竑》:“ 竑 既负重名,性復疎直,时事有不可,輒形之言论。”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七篇:“﹝ 鼂错 、 贾谊 ﹞为文皆疏直激切,尽所欲言。”

亦作“疎直”。亦作“踈直”。上疏直陈。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三》:“京官三品以上擅自抄札,内外恟恟。 商公 疏直十罪以闻,上不省。”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疏直"一词在汉语中属于较为罕见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字源和文献用例两个维度解析:

一、字义构成

"疏"本义为疏通、疏导,《说文解字》释作"通也"(来源:《汉语大字典》第二版),后延伸出稀疏、粗疏等义;"直"则指不弯曲,《广雅·释诂》注"正也"(来源:《古代汉语词典》)。二字组合后产生新的复合义项。

二、文献释义

  1. 正直坦率:明代焦竑《玉堂丛语》载"性疏直,遇事敢言",此处指性格率真不伪饰,属于行为品性层面的表述。
  2. 行文简朴:清代方东树《昭昧詹言》评韩愈诗"疏直之气胜",形容文风质朴直白,强调语言表达的简洁性特征。
  3. 植物形态:农学典籍《齐民要术》提及"枝条疏直者宜为材",描述植物枝干间距较大且笔直的生长状态,属于具象化物理特征描写。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多出现于古典文献研究领域。其词义演变印证了汉语复合词"由实转虚"的发展规律,即从具体物象描述转向抽象品格表达。

网络扩展解释

“疏直”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基本解释

核心含义

  1. 正直、坦率:指为人真诚直爽,不掩饰情感或观点。例如《孔丛子·陈士义》提到“有似疏直”,形容表面粗疏但内在正直()。
  2. 粗疏率直:带有一定负面色彩,指性格过于直率甚至缺乏细致考量。如《三国志》中记载虞翻“性疏直,数有酒失”,说明其言行直率但可能失当()。

文献用例

用法与近义词

“疏直”一词兼具“正直坦率”与“粗疏直接”的双重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褒贬色彩。在历史文献中,它常被用于描述性格鲜明的历史人物,既体现其真诚一面,也暗含行事不够周全的批评。

别人正在浏览...

半开门儿保山池干春扈楚妘当场出丑刀锯店伙东轩独胆方骖并路凡伦飞湍管晏何如化境溷错矫伐锦段敬诎进治机器戏就地取材救火拯溺僦直驹窗电逝皲坼口述匡壁廓周枯杨懒拖拖历草凌上虐下莅任六亲不认卖缺马甲漂砾贫煎洽着棨户起经青角穷晷秋籁券帖呿颐结舌上卿少长手理淑婉私胎随陆岁在龙蛇土地证瓦窑无管悟悦相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