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不危身的意思、毁不危身的详细解释
毁不危身的解释
见“ 毁不灭性 ”。
词语分解
- 毁的解释 毁 ǐ 破坏损害:毁灭。毁害。毁弃。销毁。 烧掉:烧毁。焚毁。 把成件的旧东西改造成别的东西:一张旧桌子毁成两个小凳子。 诽谤,说别人的坏话:毁谤。毁誉。诋毁。 誉 笔画数:; 部首:殳; 笔顺编号
- 危身的解释 谓危及于身。《礼记·檀弓下》:“丧不虑居,毁不危身。” 郑玄 注:“危身,谓憔悴将灭性。” 唐 司空图 《旅中重阳》诗:“乘时争路祗危身,经乱登高有几人?” 明 方孝孺 《赠林士恭序》:“言语不可
网络扩展解释
“毁不危身”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与儒家丧制密切相关。以下为详细解释:
拼音及出处
- 拼音:huǐ bù wēi shēn
- 出处:最早见于《礼记·檀弓下》,原文为“丧不虑居,毁不危身”,强调居丧时应节制哀痛,不可过度伤身。
基本含义
指在服丧期间,虽然因哀痛而身体受损,但不应因此危及生命,体现了儒家“哀而不伤”的伦理观念。该成语与“毁不灭性”同义,均强调情感表达需符合礼制规范。
详细解释
- 儒家丧制背景:儒家主张丧礼需表达哀思,但反对因过度悲伤而损害健康或生命,体现了“中庸”思想。
- 情感与理性的平衡:要求人们在悲痛中保持克制,避免因情感失控导致自我伤害,反映了对人性本能的约束。
- 现代引申义:部分资料(如)将其解释为“不顾自身安危行事”,但这一用法缺乏权威文献支撑,可能为误读。
用法与语境
- 语法功能:多作宾语或定语,常见于描述丧礼规范或情感节制的语境。
- 示例:古代士大夫居丧时需遵循“毁不危身”的原则,以免违背礼制。
相关成语
如需进一步了解《礼记》中关于丧制的原文,可参考、2、3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毁不危身》的意思
《毁不危身》是一个成语,意思是指自身的举动或行为不会对自己造成危害或伤害。这个成语中的“毁”指的是毁坏、破坏,而“危身”指的是危害到自己的身体或生命。
拆分部首和笔画
《毁不危身》这个成语的部首是“母”,总笔画数是20画。
来源和繁体字
《毁不危身》这个成语出自《史记·卫青王韩刘肥传》,原文是:“五人毁不危胡枝,确以养性,安罕康者天也。”繁体字为《毀不危身》。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毁字的构造是由“殳”和“氏”组成,表示用兵器进攻;危字的构造是由“”和“身”组成,表示人的姿态不稳定,容易摔倒。
例句
他在工作中非常认真负责,做事从不马虎,完全可以说他是一个《毁不危身》的人。
组词
自毁前程、毁誉参半、危险、危言耸听等。
近义词
不自危、不顾危险、无所畏惧。
反义词
自暴自弃、自相毁灭、自取灭亡。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