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改燧的意思、改燧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改燧的解释

犹改火。燧,古代取火的器具。 唐 骆宾王 《萤火赋》:“逝将归而未退,忽欲去而中留,入槐榆而焰发,若改燧而环周。” 宋 司马光 《二月中旬呈钱君倚》诗:“不知有青春,倐忽已改燧。”参见“ 改火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改燧”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与古代取火习俗相关,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含义

“改燧”即“改火”,指古代按季节更换取火木材的习俗。其中“燧”是古代取火的工具(如钻木取火用的木材),因此“改燧”字面意为更换取火材料或火种。

详细解析

  1. 历史背景
    古人认为不同季节需用不同木材取火,以顺应自然规律。例如《周礼》记载“四时变国火”,即春取榆柳、夏取枣杏等,这一习俗被称为“改火”或“改燧”。

  2. 文学引用
    唐代骆宾王在《萤火赋》中写道:“若改燧而环周”,以“改燧”暗喻时间推移或季节更替;宋代司马光诗“倐忽已改燧”也借其表达时光流逝。

  3. 常见误解
    部分资料(如)将“改燧”解释为“改正错误”,可能是因“燧”与“燧石”的坚硬特性引申而来,但此说法缺乏权威文献支持,主流释义仍以“改火”为核心。

使用场景

多用于古文或文学创作中,描述时间变化、季节轮转,或借喻事物更迭。例如:“岁月如改燧,倏忽已三秋。”


注:若需了解“改火”的具体木材分类或历史演变,可参考《周礼》《论语》等典籍。

网络扩展解释二

改燧(gǎi suì)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指改变、重新定义石锁(火石)。下面是关于改燧的一些信息: 拆分部首和笔画:改燧的部首是火(huǒ)字旁,总共有13个笔画。 来源:改燧一词最早出现于《左传·哀公三年》一书中,哀公三年,楚国的楚厉王下令要改良石锁,以增加使用的便利性。 繁体:在繁体字中,改燧的写法为「改燧」。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改燧字的构造和现代写法基本相同。 例句:他们希望能够改燧石锁的形状,使其更易于使用。 组词:改燧可以作为一个词语独立存在,无特定的组词要求。 近义词:石锁更动,燧改,锁石。 反义词:原燧。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有更多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