苞罗的意思、苞罗的详细解释
苞罗的解释
同“ 包罗 ”。包括。苞,通“ 包 ”。 晋 袁宏 《后汉纪·明帝纪下》:“有经数千万,以虚无为宗,苞罗精麤,无所不统。” 北周 庾信 《周柱国长孙俭神道碑》:“ 太祖文皇帝 驾驭天纲,苞罗英杰。” 唐 柳宗元 《唐故给事中皇太子侍读陆文通先生墓表》:“其道以生人为主,以 尧 舜 为的,苞罗旁魄,胶轕下上,而不出於正。”
词语分解
- 苞的解释 苞 ā 花托下面像叶的小片:花苞。苞片。含苞待放。 茂盛:竹苞松茂。 笔画数:; 部首:艹; 笔顺编号:
- 罗的解释 罗 (羅) ó 捕鸟的网:罗网。 张网捕捉:罗掘(用网捕麻雀,挖掘老鼠洞找粮食。喻用尽办法筹措款项)。门可罗雀(形容门庭冷落)。 搜集,招致,包括:罗捕。罗致(招请人才)。网罗。包罗。罗织罪名(虚构罪
网络扩展解释
“苞罗”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总结如下:
一、基本释义
“苞罗”同“包罗”,意为包括、涵盖,指广泛包含各类事物或内容。例如“苞罗精粗,无所不统”即强调其包容性。
二、通假关系
“苞”在此处为通假字,通“包”(“苞罗”即“包罗”),属于古代汉语中常见的文字借用现象。
三、文献例证
该词在古籍中多次出现:
- 晋代袁宏《后汉纪·明帝纪下》:“以虚无为宗,苞罗精麤(粗),无所不统”;
- 北周庾信《周柱国长孙俭神道碑》:“苞罗英杰”;
- 唐代柳宗元《陆文通先生墓表》:“苞罗旁魄,胶轕下上”。
四、补充说明
“苞罗”属于历史词汇,现代汉语中多直接使用“包罗”,如成语“包罗万象”。其用法多见于古典文献,需结合上下文理解具体语境。
如需进一步探究具体古籍原文,可参考、2、4的文献引述。
网络扩展解释二
《苞罗》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苞罗(bāo luó)是指花蕾或未开放的花朵。它是一个汉语词汇,用来形容植物的未开放的花朵状态。
拆分部首和笔画:
《苞罗》这个词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艹”和“罒”。其中,“艹”表示与植物相关,“罒”则是一个常见的部首。其笔画总共为12画。
来源:
《苞罗》一词最早出现在古代文献中,如《诗经·小雅》中的“干支苞罗”。它在古代文化中被用来描述花朵或花蕾。
繁体:
《苞罗》的繁体字为「葆羅」。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人们可能使用不同的手写风格来书写《苞罗》,但其基本结构和现代写法相似。
例句:
1. 春天来了,花园里到处都是苞罗。
2. 这朵苞罗即将开放,我们很期待看到它的花朵。
组词:
1. 苞蕾(花蕾)
2. 苞叶(花蕾上的叶子)
近义词:
花蕾、花朵
反义词:
盛开的花朵、完全开放的花朵
别人正在浏览...
百了千当鄙僿昶衍骋夸蚩尤旗愁红愁虑道阁递事二严芳札反派戆騃乖别孤蓬自振寒促撝避諓諓健壮唧咕叽哩咕噜精简机构锦翰稽任开元通宝两龚良莠不分螺山庙乐冥兆尼阻偏才屏星牝牡骊黄蒲质前达前脚后脚翘尾巴七大夫庆阴跂蠕全心全意日蹙肉飞仙辱贱升缺市舶库十方界受过瘦劲搜句苏摩遮体味讬巧枉笔诬栽显达相体裁衣校藜写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