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覆校的意思、覆校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覆校的解释

复查;校对。《晋书·陆云传》:“伏见令书,以部曲将 李咸 、 冯南 ,司马 吴定 ,给使 徐泰 等覆校诸官市买钱帛簿。” 唐 柳宗元 《段太尉逸事状》:“会州刺史 崔公 来,言信行直,备得太尉遗事,覆校无疑。”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五节:“全书译成,还要经过总勘,就是要覆校全书,确实首尾通畅,才作为定本。”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覆校是汉语中一个具有专业性的复合动词,其核心含义指反复核查、校对文献或文书内容,属于古籍整理、文献学领域的术语。根据《汉语大词典》释义,该词由“覆”(审查、复核)与“校”(校勘、校对)构成,强调对文本进行多层次校验的过程。

从词源学角度分析,“覆校”最早可追溯至汉代文献编纂实践,《汉书·艺文志》记载“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覆校其文字”,体现其在古代官方文献整理中的重要性。现代《辞海》将其定义为“对已校勘过的书籍再作详细核查”,突出其在学术研究中的严谨性要求。

在具体使用场景中,该词常见于古籍出版领域。例如中华书局《古籍整理规范》明确规定重要典籍需经过“初校、复校、覆校”三级审校流程,其中覆校作为最终质量把控环节,需由资深编审人员完成。

网络扩展解释

“覆校”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读音:fù xiào(注音:ㄈㄨˋ ㄒㄧㄠˋ)
核心含义:指对文字、账目等内容进行复查、校对,强调反复核查以确保准确性。


二、详细解释

  1. 词义解析

    • 覆:本义为“反复、再次”;校:指核对、订正。
    • 合指通过多次核查纠正错误,常见于文献校对、账目审核等场景。
  2. 文献例证

    • 晋代荀勖《让乐事表》:“今复校错误,十万余卷书,不可仓卒。”
    • 唐代柳宗元《段太尉逸事状》:“覆校无疑,或恐尚逸坠,未集太史氏。”

三、相关扩展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代校勘制度或具体文献案例,可参考《晋书》《中国通史》等史料。

别人正在浏览...

拜登八面圆通瘢胝边鼓摽榜炽焰春烟东家处子豆緑钝根苗肥益粪土臣分献庚癸频呼贡礼规圆孤立无援罕遘和音阛里隳损健啗脚户交帐金钱豹就亲极值赍子卡差口粮猎跋临政龙吟隆祚面具纆牵目目相觑牛山悲喷雪诮讥群众团体入骨三倒升迁世界观收索唰唰水虺水槛四藩痰火司叹绝韬云铁室头答拖马仙婢襄樊先遣消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