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服翫 ”。服饰器用玩好之物。《后汉书·宦者传·曹节》:“车马服玩,拟於天家。”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任诞》:“ 祖车骑 过 江 时,公私俭薄,无好服玩。”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正始寺》:“﹝ 张伦 ﹞最为豪侈,斋宇光丽,服翫精奇。” 清 钮琇 《觚賸·姜楚兰》:“至於披较琴书,品置服玩,窃有微长。”
服玩是汉语复合词,由“服”与“玩”两个语素构成,其核心含义指供人穿戴、使用或赏玩的物品,尤指华美的服饰和珍奇的玩物,属书面语,常见于古代文献及文言色彩较浓的语境。
本义
“服”指衣服、服饰;“玩”指玩赏之物、珍玩。组合后泛指日常生活中用于穿戴、装饰、把玩或陈设的精致物品,常带有奢侈、享乐的意味。
例:《韩非子·十过》载:“(戎王)好音而忘其民,乃赐之女乐,以乱其政;厚其服玩,以移其志。” 此处的“服玩”即指华美的服饰和玩物,用以消磨对方意志。
引申义
可泛指一切供人使用、赏玩的器具或奢侈品,强调其装饰性与享乐功能,区别于实用工具。
例:《南史·张讥传》记:“讥性恬静,不求荣利,唯以教授为务……居室服玩,率多俭素。” 此处“服玩”涵盖生活用具与陈设品。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第6卷第1281页明确释义:“服饰玩好之物。” 并引用《晋书·桓玄传》例证:“(玄)服玩僭拟乘舆。”
来源: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11年。
《辞源》(第三版)
第1473页释为:“衣服玩好。” 引《后汉书·皇后纪上》注:“服玩,服饰珍玩也。”
来源:商务印书馆,2015年。
《古代汉语词典》(第二版)
第394页释义:“指衣着、玩物。” 引《颜氏家训·勉学》:“梁朝全盛之时,贵游子弟……无不熏衣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高齿屐,坐棋子方褥,凭斑丝隐囊,列器玩于左右。” 其中“器玩”与“服玩”义近。
来源:商务印书馆,2014年。
“服玩”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解析:
“服玩”指服饰、器用、玩赏之物,通常指贵族或富裕阶层日常使用或收藏的贵重物品。该词也写作“服翫”,常见于古籍中描述奢华生活的场景。
“服玩”不仅包括穿戴的服饰(如丝绸、珠宝),还涵盖日常用具(如漆器、玉器)和赏玩之物(如古董、字画),是古代物质文化的重要体现。
清代文献中仍可见此词,如钮琇《觚賸·姜楚兰》描述才女品鉴琴书、服玩的场景,说明其长期用于文人雅士的语境中。
提示: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世说新语》《洛阳伽蓝记》等文献原文。
白蚁背部北罗酆逼邪不射宿察言齿白唇红憃昧穿耳盗食致饱附带民事诉讼辅正贵卿黑眚鹤林寺驩悰驾帖谨度讥谈九降朘损开渎枥马李门厘正露酒路头马后驴前门闾之望靡敝名察莫胡卢内簿皮袍乾光怯畏启足攘狄肉鞍软骨农声训舐犊情深豕首收恩说问説诱説语熟晓司怪谈空佻勇贴米停阁投诚王友晚晌五角星[形]夏台鞋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