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书的意思、复书的详细解释
复书的解释
1.答复来信;亦指回复的信。
词语分解
- 复的解释 复 (①复④復⑤複) ù 回去,返:反复。往复。 回答,回报:复命。复信。复仇。 还原,使如前:复旧。复婚。复职。光复。复辟。 再,重来:复习。复诊。复审。复现。复议。 许多的,不是单一的:重(巒 )
- 书的解释 书 (書) ū 成本的著作:书籍。书刊。书稿。书香。书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书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 信:书信。书札。书简。书函。 文件:证书。说明
专业解析
复书是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的复合词,其核心语义围绕"回复"与"复现"展开,具体释义可分为三方面:
一、动词性用法
指以书面形式进行回复的行为。《汉语大词典》第9卷释为"答复来信",常见于古代公文与书信往来。例如《后汉书·张奂传》载:"(奂)复书曰:'……'",这种用法强调对来信的正式回应过程。
二、名词性用法
指代回复性文书本身。《辞源》修订本指出其可指"复函"或"回帖",如明代沈德符《万历野获编》所述"得复书千言",此处特指回信这一实体文本。
三、文献学含义
在古籍整理中,该词可指重复抄录的文本副本。《中国古籍编撰史》收录的版本学研究中,"复书"常指同一文献的不同传抄本,体现了文本传播过程中的复制现象。
当代语言实践中,前两种用法仍保留在书面语及历史研究领域,第三种含义则专用于文献学研究范畴。词义演变轨迹显示,其核心语义从具体行为向抽象文本载体的延伸过程。
网络扩展解释
“复书”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历史语境中有细微差异,主要可从以下方面理解:
一、基本含义
- 原始含义
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指勤奋学习的行为,如抄写、翻阅书籍以增进知识。
- 演变含义
后逐渐衍生为“答复来信”或“回信”,成为古代书信往来的常用词。例如《孔丛子·杂训》中记载子思与门人通过书信交流,提到“复书”即指回信。
二、详细解释
- 作为动词:指回复他人来信的动作,如《续资治通鉴》中宋仁宗命人“复书”回应外交事务。
- 作为名词:指回复的信件本身,如《杂训》中“遂为复书”即指写成回信。
三、近义词与用法
- 近义词:回信、答函(同“覆书”)。
- 反义词:去信、发函。
- 注意:现代汉语中“复书”使用较少,多被“回信”替代,但在古籍或正式文体中仍可见。
四、例句参考
- 宋代外交文书:“诏以右正言富弼为回谢国信使……复书曰……”(《续资治通鉴》)。
- 辽代萧观音曾于诗作后附“复书”七言绝句。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体用例,可参考《孔丛子》《续资治通鉴》等文献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薄禄背风港冰湖簸腾策高驾禅律成败兴废刺刺不休次绪赐饔大政东濒放志发起肥洁槁项没齿刮削器患失荐牍讲事棘匕疾伶晶体金资纪群之交疚惭基原恳迫撩动离伦灵梦六驭罗酆卯册耐何闹火内韄年月盘纠啓陈旗丁绮丽起末侵敺穷埏身边渗合神惠深眷诗源私意谈头同厕烔烔推搡翁仲卧龙无失向迩下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