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给散的意思、给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给散的解释

发放。 宋 苏轼 《乞不给散青苗钱斛状》:“又官吏无状,於给散之际,必令酒务设鼓乐倡优,或关扑卖酒牌子,农民至有徒手而归者。”《元典章·户部七·追征》:“如已关出仓库,官吏人等侵欺全未给散者,罪经释免,依例追给。”《水浒传》第九一回:“次日,于内府关到赏赐缎匹银两,分俵诸将,给散三军头目。”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给散"为古汉语复合词,现代汉语中已较少独立使用。根据《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22年修订版)的释义,该词包含两层核心含义:

  1. 基本词义

    "给"指供给、发放,《说文解字》注"相足也",强调物品的足量配给;"散"取自《广雅》"分也",指将物资按份额分配。二字组合后特指官府按制度分发钱粮物资的行为,常见于宋元文献。如《宋史·食货志》记载:"诸州岁给散军粮,当验实户口"。

  2. 方言延伸

    在晋方言区(山西、内蒙古部分地区),该词保留"分发完毕"的动词含义。《山西方言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收录其特殊用法:"救济粮已给散到各村",此处"给散"强调物资分配过程的终结状态。

需注意的是,现代标准汉语中更常用"发放""分发"等替代词。该词的历时演变体现了古代行政制度词汇向地方语言的渗透现象,相关研究可参考《汉语词汇流变史》(中华书局,2020年)第5章"制度词汇的民间化"。

网络扩展解释

“给散”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语境中有所差异,但核心含义可归纳如下:

一、基本解释

给散(拼音:gěi sàn)指发放、分与众人,常用于描述将物品、资源等分发给特定群体。例如:

二、词义辨析

  1. 与“散”的区别
    “散”单独使用时多指分散、解散(sàn)或松散(sǎn),如“散开”“散漫”。而“给散”强调“发放”的动作,需结合“给”的供给含义整体理解。

  2. 历史用法
    该词多见于古代文献,如《元典章》记载官府发放物资时称“给散”,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

三、使用场景

四、参考资料

综合权威词典及古籍用例,建议结合具体语境进一步分析其引申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

埃昏傍人篱壁板块博议参逐槽房长空呈教尘末愁愤粗笨打赤膊大地春回大节大坐抵掎动发断路海土浩仓火迫酂侯家庙兼葭健羡蹐地局天节降捐献口钳魁刚亏蚀廓荦鲁连蹈海慢物慢淫冥路内寒鸟戏炮粲襁至窍中青野取民荣荐阮肇繠宫神兵天将深浑十里洋场首当其冲收取摅颂索莫淘汰赛同恶相求臀部无度午梵诬劾现打不赊膝关节